&esp;&esp;看着才几月不见,小书生举手投足彬彬有礼,模样俊秀,萍姨娘笑得开怀:“牧哥儿以后可要好好念书,替你娘撑腰。”
&esp;&esp;秦牧现在还是会说话:“以后还能庇护姨奶奶周全!”
&esp;&esp;惹得萍姨娘眼泪都出来了,抱着他一阵“心啊!肝啊!”的疼爱!
&esp;&esp;当初在唐家,她也是真正的心疼这孩子,还动过若是秦氏不管,她就找唐品山将孩子讨要到自己身边抚养的想法。
&esp;&esp;只是刘氏和孙家对孩子厌弃,她这想法说出来也不会答应。
&esp;&esp;现在看着孩子跟着亲娘越过越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
&esp;&esp;不仅有书念,马上还有一个爹,她自然放心了。
&esp;&esp;对萍姨娘的去留,安春风也跟杨宗商量过。
&esp;&esp;这一次萍姨娘是真的要走。
&esp;&esp;“京城再好,也不是我们能待的地方。宗哥儿是要回家去娶妻生子,我也要替父母守孝!”萍姨娘神情平静。
&esp;&esp;她之前想过让杨宗留在京城,是因为那时候感觉唐品山还能靠,若是不奢求太多,唐家也能待。
&esp;&esp;只要自己能帮衬杨宗在京城里站住脚,就可以兴家为人。
&esp;&esp;可现在自己离开唐家丢下铺子,杨宗也是一个普通学徒,要想在这样的城里置办下家业,还要成家,那可不是小事。
&esp;&esp;无亲无故的,一点小事还说得过去,不可能事事都依靠安娘子。
&esp;&esp;这种情况萍姨娘之前给杨宗说过,杨宗也愿意回去。
&esp;&esp;他乡终不是故乡,初入繁华的那股新鲜劲一过,复杂的人际关系,杂乱的活计,就连从早到晚吵吵嚷嚷的街道,都让习惯小镇生活的杨宗感觉很累。
&esp;&esp;而且他也想家里父母兄嫂、姐姐姐夫和侄儿侄女们了。
&esp;&esp;只是这姑侄俩不能现在走。
&esp;&esp;安春风道:“现在正是盛夏,天气炎热,路上吃食和水都不方便携带,你们还是等到十月再走。
&esp;&esp;有这段时间杨宗还能在木器店多学些手艺,回去自己开一家店,就能养家糊口。”
&esp;&esp;这也是安春风的心里话,她跟金湛的婚期就在十月,萍姨娘可以参加完自己的婚礼再走。
&esp;&esp;对于这个对牧哥儿伸出过援手,对自己也有善意的女人,安春风还是愿意尽力帮她。
&esp;&esp;哪怕要留在京城也可以,只是萍姨娘执意要走,就只能留到婚礼之后。
&esp;&esp;而且,杨宗在木器店要学的东西也多,京城里的家居款式只要学上几种,回到乡下小镇,就够他吃喝一辈子。
&esp;&esp;以后杨宗能挣钱,这对萍姨娘的晚年也会更好。
&esp;&esp;对安娘子的挽留,萍姨娘没有拒绝,她也知道顶着大太阳赶路不好。
&esp;&esp;只是她不愿意住进安宅,而是要跟杨宗住在旁边那三间的小房子里。
&esp;&esp;在哪里住都是小事,反正就在一条巷里。
&esp;&esp;白天萍姨娘可以一直待在安宅,顺便帮着做些嫁妆针线。
&esp;&esp;安春风让下人在小房子添置几样家居,萍姨娘就这样安安稳稳的住下来,等着秋凉离京。
&esp;&esp;萍姨娘出来了,安春风也彻底将唐家搁在脑后,只忙自己的生意和备嫁。
&esp;&esp;还时不时关注一下月娥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