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氏三卿接到国君的诏令后,立刻着手调集兵马出兵晋阳。
晋国晋阳。
当中行寅得知国君下诏让智氏三卿出兵晋阳的消息后当下就慌了手脚,连夜赶往范吉射的大营。
&ldo;范大人呀范大人,大事不好了,国君已经下诏要求智氏等三卿派兵晋阳来进攻我们了,这可怎么办啊?怎么办啊?&rdo;
?
听到消息的范吉射先是一愣,随后又镇定下来。既然已经与赵氏翻脸,那么与其他三卿迟早必有一战,既然战争已经来临,坦然面对就是了,&ldo;中行大人莫慌。自古以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出兵晋阳,我们抵挡就对了,你慌什么?先说说他们大概来了多少兵马?&rdo;
&ldo;韩魏各一万五千、智氏两万,总共有五万人。你想想一个赵鞅我们就围困了大半年都没有打下来,再加上个智氏等三卿,我们那里对付得了?我怎能不慌。&rdo;
范吉射稍作思考后说道:&ldo;智氏三卿要想出兵晋阳,必经悬瓮山一带,上次赵鞅就曾在悬瓮山一带伏击我们,现在我等也在此设下伏兵,当智氏三卿兵马到达之后,我们就出其不意进行伏击,力争重创三卿。&rdo;
&ldo;我们一旦出兵悬瓮山,那赵鞅还不出城攻打我们?&rdo;中行寅担心的说道。
&ldo;我们出兵悬瓮山,他怎么会知道?&rdo;随后范吉射对中行寅耳语道:&ldo;我们只需趁着夜色出兵但是不减营房,从城里往下看,我们的人马并没有减少。&rdo;
&ldo;嗯?&rdo;中行寅扭过头愣愣的望着范吉射,随后喜形于色的说道:&ldo;范大人高明,你的意思我明白了。&rdo;
范吉射随后道:&ldo;再说了晋阳城被我们围得铁桶一般,就算他知道了,我们也不怕,一则现在晋阳城的赵氏兵马不足为惧,经过半年多的围攻,现在晋阳的赵军不足两万,这些兵马缺吃少穿根本就不能打仗;二则悬瓮山距离晋阳较近,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我们也能够迅速赶到支援。&rdo;
&ldo;范大人以为需要多少兵马伏击三卿?&rdo;
&ldo;你我一人各带两万,共计四万兵马足以对付智氏三卿。&rdo;
&ldo;据我所知三卿的兵马大约两日后就会到达晋阳,要不我们就今夜调集兵马前往悬瓮山。&rdo;
&ldo;也好,今夜你我就着手调集兵马,明天晚上天黑之后就能赶到悬瓮山。&rdo;
&ldo;好的。&rdo;
第三十二章悬瓮山伏击
悬瓮山地处晋阳以南,乃是绛都进入晋阳的毕竟之地。
智韩魏三卿得到国君的诏令之后,即可带兵前往晋阳,两日后大军行至悬瓮山地界。
&ldo;韩大人前面就是悬瓮山,过了前面这座山可就是晋阳地界了。&rdo;魏侈指着前面的山梁对韩不信说道。
在带兵的将领中韩不信的职位最高,乃是上军佐,魏侈是下军将,由于执政智跞年事已高,再加上朝中事务较多,就委派自己的儿子智申协同带兵。
毫无疑问这几个人中,韩不信自然就是此次带兵的主将了。
悬瓮山?
韩不信望着前面的山梁,对手下将领道:&ldo;此乃一座小山,道路也算平坦,命令大军速速通过。&rdo;
&ldo;诺---&rdo;传令官得令,迅速向下传令道:&ldo;主将有令,大军速速通过前面的山岗。&rdo;
于是大军加快脚步向前冲去。
悬瓮山确实不高,也不险峻,但是山上树林茂密,杂草丛生,确实天然的藏兵之所。
就在三卿的大军都快要通过悬瓮山地界的时候,左面的山梁上突然出现了一面大旗,上面写着一个斗大的&ldo;范&rdo;字。
&ldo;啊?&rdo;见到这杆大旗,韩不信大惊,难道范吉射的大军就在前面?
还没等他吃惊完毕,右边的山梁上又出现了另一杆大旗,不用说都知道乃是中行寅的大旗。
&ldo;魏侈、韩不信你等听着,你们的大军已经完全被我军包围,识相的话就赶紧投降,如若不然,定让你们有去无回。&rdo;中行寅指着下面的韩不信等人说道。
&ldo;哼---,你二人假传国君之命,行灭赵氏之实,该当死罪;现在我三人奉国君之命前来捉拿你等。若识相的话,就赶紧放下武器投降,乖乖的让我等带你回绛都面见国君谢罪。如若顽抗到底只有死路一条。&rdo;面对中行寅的威胁,韩不信并不害怕。
在他看来,在晋国的天下,不管谁多么嚣张,他也应该是晋国国君的臣子;所以当中行寅威胁自己的时候,韩不信立即搬出国君的诏令来压中行寅等二卿。
但是已经走到了这一步的中行寅等人岂能随便听从,&ldo;哼哼,你少拿国君来吓唬我等,谁都清楚你和赵鞅是亲戚;你害怕我等灭了赵鞅,你失去靠山,所以故意在国君面前搬弄是非,让国君下诏要求我等从晋阳撤兵。这等小伎俩岂能瞒得过我。&rdo;
听完中行寅的话,韩不信说道:&ldo;这么说你二人是不愿意听从国君的诏令了?&rdo;
&ldo;听有咋样?不听又咋样?&rdo;中行寅不屑的说道,&ldo;说白了你等这样迫使君上做出来的诏令,我不听也罢!&rdo;
&ldo;大胆中行寅,你这是公然违抗君令,我岂能容你。众将士,给本将冲上去,斩杀此等不忠不义的小人。韩不信也被激怒了,下令将士们冲上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