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春秋狼烟舟曳 > 第186章(第1页)

第186章(第1页)

赵鞅恼怒的望着南子,只见南子也不示弱的望着自己。

&ldo;嘿---&rdo;赵鞅手一松,只好作罢。

回到住处,赵鞅的怒气还是没有消,对南子说道:&ldo;我一定杀掉史黯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徒。&rdo;

南子一边换衣服一边道,语气和缓地说道:&ldo;我倒不觉得史黯大人有何做的有何不对的地方;大人,你想想你身为臣子未经国君同意就擅闯公室园林本来就是不对,史黯大人前来阻止你的错误行为,挽回你的损失,您应该感到高兴才是。&rdo;

&ldo;我进入国君的园林,对与不对应该由国君来评判,与他何干?&rdo;赵鞅倔强的说道。

&ldo;以你今天的权势,国君自然不敢来评判你的对与错,但是如果任你如此发展下去,对于你,对于赵氏,乃至对于整个晋国并非好事。史黯大人今天的行为不单纯是他一个人的行为,一定意义上也代表了一些臣子的想法,应该引起你的重视才是。如果你因此杀掉史黯,只会成就史黯忠臣良将的好名声,但也会因此毁掉你的一世英名,将会引起所有臣工乃至整个中原诸国对你的不满。我倒觉着大人你应该表扬史黯才是,这样方能显示出大人的宽宏大量。&rdo;

此时的赵鞅的气稍稍有些消退,很不愿意的说道,&ldo;我的家臣中,史黯并没有多么出众,就算少了他一个也不会影响什么。&rdo;

&ldo;史黯大人出众不出众关键在于你怎么用他,就凭今天的举动,就能说明他是一位有胆略的家臣,不然你那多的家臣,他们为何不出面来阻止你?偏偏会是一个不太出名的史黯。原因很简单,那是因为其他的家臣只想着给你留个人的好印象,而不顾及你何赵氏的形象。而只有史黯却不顾及自己的印象,而真正为赵氏的形象着想。主公应该高兴才是。&rdo;

南子的一番话赵鞅的怒火终于平息下来,他抬起头平静的说道:&ldo;人人都说南子是一位出众的政治家,我原本不信,今天一见果如其言。你说的很对,看来我错怪史黯了。&rdo;

南子淡淡一笑:&ldo;我说的对与不对,关键要看你这个主公怎么评判了。&rdo;

赵鞅听罢,随即哈哈大笑。

过了几天,赵鞅抽了个时间,亲自来到史黯所住的院子。见到主公到来,史黯赶紧起身给赵鞅让座,&ldo;主公,您怎么来了?也不是事先知会一声,我也好迎接啊!&rdo;

赵鞅摆摆手,&ldo;我来看看你的伤势。&rdo;

赵鞅上前,只见史黯的右半边脸上还有划过的伤痕,于是不好意思的对史黯说道:&ldo;前几行为鲁莽,让你受伤不浅,还望你不要介意。&rdo;

史黯赶紧说道:&ldo;这些天史黯也在反思,总觉着自己当时的行为方式也有些欠妥,望主公治史黯之罪。&rdo;

赵鞅摆摆手,&ldo;治罪?哈哈哈,不会的,我一旦治了你的罪,岂不成了昏庸之辈。&rdo;随后赵鞅示意史黯坐下说话,&ldo;今天我来找你是有事与你商量。&rdo;

&ldo;主公请讲。&rdo;

&ldo;你也知道,范吉射与中行寅二人虽然已经被赶出了晋国,但是他们曾经的家臣许多人都流落在各地,这些人中间有不少是良臣,我想把这些人找回来为我所用。你意下如何?&rdo;

史黯想了想,随后淡淡的说道:&ldo;那主公就只有和范吉射、中行寅一样的下场了。&rdo;

&ldo;此话怎讲?&rdo;赵鞅吃惊的问道。

&ldo;主公可知道,什么叫良臣?&rdo;史黯道。

&ldo;说说看。&rdo;

&ldo;所谓良臣,应当为其主公谏正过失、废弃不当行的政令、举贤才、竭心力,甚至在君主危难时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反观范吉射、中行寅二卿的这些家臣,在他们主公犯错误的时候不能加以阻止,反而予以鼓动;致使二卿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流落他国。现在主公又要将他们找回来为你所用,不用想我都会知道他们将来会给主公出些什么主意。&rdo;

&ldo;咦---&rdo;赵鞅轻轻的吸了口气,&ldo;这一点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看来这些绝对不可用,不可用啊!&rdo;

随后,赵鞅平静的望着这位不太出名的家臣,&ldo;你好好休息,今后还有好的事情要做。&rdo;

&ldo;史黯谢谢主公的关心。&rdo;

第六十九章宋国的野心

宋国商丘。

赵鞅带兵灭掉鲜虞的消息在中原诸侯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何担心。

在诸侯为之震惊的时候,却有一个国家一个人为之高兴,他就是宋国国君子头曼。

当宋公头曼听到赵鞅灭了鲜虞之后,深深的感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他要实现宋国多少代国君都没有实现的愿望了----灭掉曹国。

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想到了灭曹,那是因为宋公头曼深深的知道一旦错过今天这个有利时机,今后要再想等到这样的时机可就难了。

时机确实来了,而且时机还很成熟,一是在宋国与晋国联盟之初,晋国就曾经答应过宋国,允许他们灭掉曹国;其二则是宋公头曼已经知道女儿南子成了晋国执政赵鞅的宠妃,有了这一层关系宋公头曼的胆子可就大了;其三就是目前曹国国君昏庸,大臣无能,这种形势很有利于宋国动兵。

宋公头曼毕竟是一位在位近三十年的老国君了,他深知要想灭掉一个国家的难度,为了稳妥起见,他找来宰相商议此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