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尴尬的问题,正如虞世基所言,没有科举,江都名誉扫地,但是要用裴阀子弟充数,裴阀就等于把控了朝廷,闻喜裴氏可能会有灭族之祸。
“我闻喜裴氏可以参与科举,将来大隋中兴,陛下只需将我裴门子弟遣散各地,令他们无法联络,于社稷无忧,这也是我裴阀的自保之道,倘若大厦倾覆,那么万事皆休。”
裴蕴一身的坦然。
杨广认真看了看裴蕴,心中疑惑不已。
山东士族,一直是九品中正制的坚定支持者,他们对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这类改革都有着极大的恶意。
否则那些山东士族也不会去支持王世充,而不理他这个正宗的大隋天子了。
“陛下不必多虑,时局如此,士子们看似择木而栖,实则斯文扫地,天下草莽,不懂规矩,必然不能长久,能维持正统的,除了大隋,只有李唐,我裴阀赌了大隋,正如关陇赌了李唐。”
裴蕴再次说道,此刻他已经不正是大隋的吏部尚书,还有一个身份,闻喜裴氏的家主。
杨广沉吟一番,笑着开口:“好,朕身边还缺一个记室参军,爱卿就推荐一位过来吧!”
“此事交给老臣,老臣告退!”裴蕴笑着离去了。
记室参军,看似和天子的亲卫差不多,地位却完全不同,一个是保护安全,一个是记录和执行机密,期满外放,都会平步青云,毕竟是天子调教。
把这样一个职位交给裴蕴,算是暂时对裴阀的一个保证。
看着裴蕴离开,杨广起身又去了养心殿,尽管杨丽华想要养心,但杨广心中的疑惑不解开,他就食不知味。
裴蕴却是没了选择,但闻喜裴氏却有,依着世家风骨,他们不会两边下注,但是却完全可以两边都不管。
无论是谁输赢,总需要文人治理天下。
“阿姐,山东士族,在这样的时刻,上了我大隋战车,这有什么说法吗,他们肯拥护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吗,毕竟这两个制度就是要从山东士族中抢走人事权的。”
见到杨丽华,杨广直接开口。
杨丽华皱皱眉头,“这时候还有心思想这个,你这可是要风光大婚的,我可是跟新娘都说好了!”
看看杨广,“也就是裴蕴,要是他长兄裴矩在就不会了,他下了天大的赌注,自然想要天大的报酬,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好问的。”
“这个我自然懂。”杨广皱着眉头,“但是他们一下转变态度,支持科举,我一时想不通。”
杨丽华轻笑一声,“你啊,钻牛角尖里了。”
“科举时公平取仕,你想从寒门子弟中选取人才,你也不想想,寒门子弟,衣食尚不自饱,一面做工,一面读书,拿什么和这些名门子弟比!”
杨广顿时恍然,是了,他闻喜裴氏,就有家族族学,幼童不管其他,只管读书,也允许乡邻子弟入读,最终也都是他裴氏门生。
他怎么取仕也和这些大族脱不开关系,说到底是教育资源不平等,他们想通这点,自然就无所谓是什么制度了。
杨广哈哈一笑,“阿姐,我懂了。”
“好了,赶紧去看看新娘!”
read3();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