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三国战魂红铜马怎么获得 > 第3章(第1页)

第3章(第1页)

太和末年,公孙渊在辽东反叛,魏明帝要征讨他,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中领军杨暨推举田豫,于是使田豫以本官统帅青州的各路军队,假予符节,前往讨伐。正值吴国派使臣与公孙渊相勾结,明帝国为贼人众多,又要渡海,诏令四豫停止出兵。田豫估计,贼人船只将要返回,正是年底风急的季节,一定惧怕风高浪大,东面又无岸可依,肯定要到成山。成山没有藏船的地方,只好依傍岸边行进。他观察好地形,在各个山岛的险要之处,布置军队防守,他亲自到成山,登上汉武帝所建的楼观。贼人返回时,果然遇到大风,船只都触山沉没,飘荡到岸边,无处逃窜,全为田豫布置的将士俘虏。当初,各位将领都笑他在空地等待贼人,及至贼人惨败,都争相执行他的计划,请求入海夺取飘泊的敌船。田豫恐怕敌人在陷入穷途末路时,会拼死反抗,但将领都不听他的命令。当初,田豫以太守的官职统帅青州军队,青州刺史程喜心中不服,在进行布署时,多与他意见不一致。程喜知道明帝喜欢明珠,于是秘密上奏说:&ldo;田豫虽然立下战功,但是军令松驰;得到了许多珠宝器物,都发放给官兵而不交纳给官府。&rdo;因此,田豫的功劳没有受到奖赏。

以后,孙权号称统帅十万大军攻打新城,征东将军满宠准备率兵前去救援。田豫说:&ldo;敌人竭尽全力大举出动,不只是为了争夺小利,他们是要借助攻打新城以引诱我出动大军。应该听任他们攻城,挫败他们的锐气,不应该与他们争高低。他们攻新城不下,士兵必然疲惫;等其疲惫之后,我们再出击,可大获全胜。如果敌人知道我们的计划,就不会再攻城,必定会自动退走。我们若现在进兵,正中了他们的诡计。此外,大军出动的方向,应该使人难以预料,不应该让军队自己筹画。&rdo;田豫都予以上奏,明帝表示同意。敌人只得退走了。后来吴军又来侵扰,田豫前往抵御,敌兵立即退走。许多军士深夜惊喊:&ldo;敌人又来了!&rdo;田豫安卧不动,对众人下令说&ldo;敢行动者处死&rdo;。此后,果然不见敌兵。

景初末年,朝廷增加给他三百户封邑,加上先前所封,共五百户。正始初年,迁升为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加官振威将军,领并州刺史。境外胡人闻知他的威名,相继来朝贡献。他所管辖的并州界内清静安宁,百姓都归心于官府。又被征召为卫尉。多次请求退职,太傅司马懿认为田豫年纪正壮,下书告谕不予同意。田豫复信说:&ldo;年纪已经七十岁而占据着官位,犹如滴漏已经漏尽,钟声已响完,而黑夜却还没有结束,这是罪人啊。&rdo;于是坚决称病辞职。朝廷拜他为太中大夫,仍领取九卿的俸禄。田豫八十二岁时去世。儿子田彭祖继承了他的爵位。

田豫生活俭朴清贫,朝廷给他的赏赐都分发给部下将士。每次胡人给他个人送来礼品,都登记好收入官府,从不拿到家里;因此他家中常常贫困。他虽然性情孤傲,与他人很少来往,但人们都很看重他的节操。嘉平六年,朝廷发布诏令褒扬,下令赐给他的家属钱谷。

陈寿对田豫的历史评价是:田豫居身清白,规略明练。而豫位止小州,招终于郡守,末尽其用也。

河北名将--麴义 [本章字数:2445 最新更新时间:2008-09-0813:35:320]

----------------------------------------------------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此号人物,麴义。在演义上,麴义的出场是杀了严纲,然后成了赵云的垫脚石,被赵云一枪杀了,救下公孙赞。所以大家对于我&ldo;妄自&rdo;将其称为河北第一将一定不以为然,甚至认为鄙人有哗众取宠之嫌疑,不过如果你能耐著性子看下去,就知道我为什么这样说了。

麴义,原本和张颌、田丰、逢纪等人一样是翼州牧韩馥的手下,结果不知道什么原因,和韩馥产生了矛盾,于初平二年七月(公元191年)发动叛变。韩馥当然不乐于麴义的叛变,便既派兵平叛,岂料身为一州之牧的韩馥,手下有著众多优秀的谋士武将,却仍为麴义所败。当然关于这场战争,在《资治通鉴》上虽然有记载,却语焉不详。麴义在此战的胜利,大约在于韩馥虽然有人才却不能用之有关。但此后麴义的表现却不能不让人击节感叹。

初平三年春(公元192年),公孙赞和袁绍战于界桥之难20里。且看当时锋芒正键的公孙赞的军力??步兵3万为方阵,左右各有骑兵5000牵,中间又有公孙赞引以为豪的&ldo;白马义从&rdo;几千匹,也分为左右两队,可谓杀气腾腾。而反观麴义的军队??前面为精兵八百,其后是强弩千张。相对公孙赞的军力,麴义的军队实在少得可怜。而实际上当时公孙赞也是欺负他兵少,就发动骑兵,万马奔腾,气势汹汹的准备前去践踏麴义的军队。(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然而麴义并没有被公孙赞的气势所吓到,而是命令所有的士兵躲到阻击骑兵的木椿下,一动不动,等到公孙赞的骑兵快冲到面前大约十多布的时候,忽然全部抬起头来,所有的弩兵一起发动,只见箭如雨下,将公孙赞的骑兵射得人仰马翻,大败而逃。(麴义的军士在先前之所以要躲避,是因为公孙赞的骑兵其实也是骑射之士,如果不加以躲避,定然成为白马义从的箭靶子)麴义军就势斩杀了公孙赞所任命的翼州刺史严纲,杀敌一千多人。之后率军追击,一直追到界桥(大约20里),公孙赞控制住了军队,认为现在的麴义失去了刚才躲避在木椿下的优势,准备再战雪耻,不料仍然没打过,再次被麴义打败,只好缩回营地。麴义一直追到公孙赞的大营外,打破了牙门,耀武扬威之后才撤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