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穿越成为御灵师 > 第35章 双修悟道逸尘和碧游互相分享自己悟的道(第1页)

第35章 双修悟道逸尘和碧游互相分享自己悟的道(第1页)

…………混沌空间某处…………

自从逸尘和碧游开始了双修生活,他们所处的那片静谧山谷便仿佛被注入了更为浓郁的灵气。每日清晨,第一缕阳光洒下,逸尘与碧游便在山谷的清泉边相对而坐,周身萦绕着淡淡的光晕。

逸尘引导着碧游,一同将心神沉浸于天地灵气之中,感受着自然的力量在体内缓缓流转。碧游起初还稍显生疏,气息的运转偶尔出现凝滞,但在逸尘耐心地指导下,逐渐找到了诀窍,气息也愈发顺畅。

随着双修的深入,他们发现彼此之间似乎建立起了一种奇妙的心灵感应。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对方就能心领神会。有一次,在尝试突破一个修炼瓶颈时,碧游突然陷入了困境,心魔开始作祟,眼前浮现出种种可怕的幻象。逸尘立刻察觉到了她的异样,迅速伸出手与她相握,将自己纯净的灵力源源不断地输送过去,帮助她驱散心魔。

在双修的闲暇时光,他们会漫步在山谷中,逸尘会为碧游讲述自己曾经游历世间的奇闻轶事,碧游则会分享自己对修炼的独特感悟。在一次探讨中,碧游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修炼思路,让逸尘眼前一亮,两人随即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尝试。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他们的修为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一场突如其来的魔道入侵中,逸尘和碧游携手并肩,运用在双修中领悟到的独特功法,成功击退了魔道众人,守护了这片宁静的山谷,也让他们的双修之名在修仙界渐渐传开。……………………

逸尘对碧游说道,“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然后再万物合一,循环往复,这就叫做循环。”碧游听得入神,不自觉凑近,眼中满是好奇与求知。

“那这与我们的修炼,又有何关联?”碧游轻声询问,目光紧紧锁住逸尘。

逸尘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抬手遥指山谷间流淌的清泉,“你看这泉水,自山巅而来,汇聚成溪,又融入江河湖海,最终蒸腾化云,再度落下成为新的清泉,这便是自然的循环。我们修炼,吸纳天地灵气,化为自身灵力,在运转中,灵力又与周遭灵气交融,看似消散,实则重生。”

碧游若有所思,闭眼感受着四周灵气的流动,可片刻后,眉头轻皱,“可我总觉得,这其中还有更深的奥秘,却怎么也抓不住。”

逸尘轻轻握住她的手,将自身灵力缓缓渡入,“莫急,这循环之道,非一朝一夕能参透。我们在双修时,彼此灵力交汇,不也遵循着循环之理?你的灵力助我稳固根基,我的灵力为你拓宽经脉,相互交融,生生不息。”………………………………

逸尘盘膝而坐,身姿挺拔,对身旁一脸专注的碧游轻声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山谷中静谧非常,唯有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像是在为这古老的箴言作轻柔的和声。

碧游托着腮,美目流转,满是疑惑:“这听起来高深莫测,逸尘,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逸尘抬眼望向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峦,目光中透着洞悉世事的深邃:“所谓‘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本体,是一种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述清楚的存在。第二个道,是言说的意思。也就是说,真正的道,如果用语言去表述它,那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那个道了。就像我们修炼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其中的玄妙,很难用三言两语讲明白。”

碧游微微点头,似懂非懂:“那‘名可名,非常名’又该如何理解?”

逸尘收回目光,看向碧游,耐心解释:“世间万物被赋予的名称,并非是永恒不变的。就像我们身处的这片山谷,我们称它为清风谷,但名字只是一个代号,它的本质是这片天地自然的一部分,不会因为名字改变而改变。‘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地初始时,混沌一片,没有名称概念,是一种纯粹的、未分化的状态。而当有了名称,就意味着万物开始被认知、被区分,像是万物诞生的根源。”…………………………

逸尘接着说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碧游下意识地环顾四周,试图从周围的事物中找到这句话的具象,却有些迷茫,“这和我们看到的山川草木,还有修炼,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逸尘站起身,走到一棵古老的大树旁,轻轻抚摸着粗糙的树干,“你看这棵树,它扎根于大地,承受着阳光雨露。大地属阴,滋养根基;阳光雨露属阳,给予生长能量。它背阴向阳,阴阳调和,才能茁壮成长。”

碧游走上前,手也覆上树干,感受着树木的纹理,“那修炼的时候也是这样吗?”

“没错。”逸尘目光坚定,“我们吸纳灵气,体内灵力也分阴阳。阴柔灵力固本培元,阳刚灵力激发力量。只有让二者相互激荡、交融,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修为才能稳步提升。”

正说着,山谷中灵气突然变得躁动不安,原本平和的阴阳二气开始剧烈冲突。只见东边的灵气呈现出炽热的橙红色,如燃烧的火焰,代表着阳刚之力;西边的灵气则化为幽冷的深蓝色,似静谧的寒潭,象征着阴柔之力。二者相互碰撞,发出沉闷的轰鸣声,激荡起的灵气风暴迅速向逸尘和碧游席卷而来。逸尘和碧游有所感,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

逸尘接着对碧游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碧游黛眉轻蹙,神色中满是探寻之意,“逸尘,这又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呢?”

逸尘抬手,轻轻拨弄着身旁一朵绽放的野花,花瓣在指尖微微颤动,“当我们放下心中的欲念,以一颗纯粹空灵之心去感知天地,便能洞察到道的微妙之处,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精妙,是宇宙万物运行最本真的规律。”他目光望向远方,眼神逐渐深邃,仿佛透过层层山峦,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而‘常有欲以观其徼’,当我们带着目的和欲求去看待事物,便能了解到事物的边界和表象。比如我们修炼,有了提升修为的欲念,便会去钻研功法、吸纳灵气,从而知晓自身能力的界限。”

碧游认真聆听,时而点头,“这无欲与有欲,听起来好似矛盾,却又相互关联。”

逸尘微笑着看向她,眼中满是赞许,“正是如此,它们都源自于道,只是表现形式不同。都幽深玄妙,而这种玄之又玄的境界,便是打开一切奥秘的大门,是我们修行路上不断追寻的真谛。”……………………………………

逸尘抬眸,目光柔和又坚定,对着身旁的碧游缓缓开口:“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碧游秀眉轻皱,眼中满是求知欲,“逸尘,这水与道,还有我们的为人处世,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

逸尘微微仰头,望向不远处潺潺流淌的小溪,娓娓道来:“水,滋养万物,却从不与万物争高下。它总是流向低洼之处,处在众人都厌恶的地方,这份包容与谦卑,就如同道的特质,默默运作,却不彰显自身。”

他蹲下身子,手指轻轻划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所谓‘居善地’,就像水寻找合适的低洼安身,我们为人处世,也要懂得选择恰当的环境和位置,让自己的能力与品性得以施展。‘心善渊’,内心要像深渊一样沉静、深邃,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这样才能保持内心的清明。”

碧游若有所思,轻轻点头,“那‘与善仁,言善信’呢?”

“与人交往,要心怀仁爱,像水润泽万物一般去对待他人。说话要诚实守信,如同水的清澈透明,没有虚假。”逸尘耐心解释,“‘正善治’,若治理一方,需如水般公平公正,让一切有序运行;‘事善能’,面对事情,要像水适应各种容器一样,发挥自己的才能,灵活应对;‘动善时’,行动要把握时机,就像水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形态和流向。正因为水从不争强好胜,所以它没有忧患,安然自在。我们若能如水一般,也能在这纷繁世间,寻得内心的安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