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吧……咱们送命,总好过妻儿父母惨死……”有人咬着牙说道。
一众门客眼眶泛红,陆陆续续又握紧了武器。
只不过这一次,众人还是有些犹豫,没有马上发起进攻。
“别磨磨蹭蹭了!”乐安侯咆哮催促,“给我杀!”
萧启棣深呼吸一口气,擦了擦匕首上的血,做好了应战的准备。
就在这时,嘈杂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侯爷!”几个门客匆匆来报,“大批顺城军已直接冲进了顺宫,数百先锋兵马正朝这边赶来!我们没敢拦马询问他们要干什么!”
门客们虽然不明就里,但乐安侯确信,定是他的谋士使用了那份空白诏书,把顺城军请来了!
而且以他对自己那位谋士的了解,完全能猜到矫诏大概是什么内容。
“哈哈哈哈!”乐安侯仰头大笑,“来得好!来得正是时候!本侯告诉你们,顺城军乃是本侯调来的!”
“侯爷,此话当真?!”他身边的门客们面带惊异之色问道。
乐安侯底气十足,“本侯的能耐超出你们想象!若不然,你们以为本侯凭什么连萧启棣都敢杀?”
方才他还有些担心局面要失控,自己无法干掉萧启棣了。
现在他已经完全放心。
说话间,数百先锋兵马已来到大殿前坪,个个身穿盔甲手持利刃。
乐安侯忙不迭迎了过去,隔老远便朝带头的将领大喊:“将军!有歹人闯入顺宫,欲行刺太后和本侯!你们可算来了!望将军将歹人诛杀!”
乐安侯猜测,谋士在空白诏书上写的内容应当如此。
原因很简单,顺城军乃玄国大军,必定不能告诉他们是要来帮乐安侯弑君。
而萧启棣尚未亲政,从来没有跟顺城军的将领见过面,当前这种情况下,萧启棣便不能自证身份。
那么,让顺城大军认为萧启棣是来行刺的歹徒,正是最合适的办法,没有之一。
并且在场都是他的人,他可以毫无顾忌地给萧启棣扣帽子,配合谋士所写的矫诏。
“侯爷,别慌,”带头的将领随手将头盔往下压了压,沉声道,“顺宫外头有上万顺城兵马随时待命。”
乐安侯喜不自胜,放慢脚步,走到了距离将领一丈多远的位置。
夜色深沉,宫殿内四处的灯笼照明有限,而且这位带头将领还把头盔压得很低,导致乐安侯无法看清楚脸。
“咦?”乐安侯睁大眼睛仔细打量,有些疑惑地问道,“请问,阁下是哪位将军?本侯似乎……未曾见过。”
顺城军有足足五万,除了统领将军外,其余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将军,乐安侯也认识不少。
虽说此刻看不清面前这位将军的容貌,但不论声音还是身形,都陌生至极。
乐安侯忽然间生出一股莫名不对劲的感觉。
可再一看,这位带头的将军旁边有几位将领倒是眼熟的。
没等那位将军回答,乐安侯心里刚冒出的不对劲感觉便很快消散。
“行刺侯爷跟太后的人,在哪?”将军问道。
乐安侯立即让自己的门客们散开些,然后朝着前方一指,拔高嗓音道:“那便是刺客!此贼阴险狡诈,且异常凶悍,已杀了本侯数百人!请将军即刻将他就地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