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及武器装备等,都会对军队的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对谋略产生不同的影
响。
(三)作战态势
军事力量在不同的敌我布局和地形等空间位置中,形成不同的态势。由
于作战态势直接夫系到作战能力的发挥,直接影响军队的主动与被动,使它
成为军事谋略十分关注的客观条件和谋划内容。军事谋略的高超之处,往往
在于巧妙利用和创造有利态势。孙武说:&ldo;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1
故能择人而任势。&rdo;所谓&ldo;求之于势&rdo;,即指谋求有利的作战形势与气势。
所谓&ldo;任势&rdo;即利用形势和气势。他格外欣赏军事力量依据有利空间位置形
成的锐不可挡的势态,指出,&ldo;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
2
也。&rdo;在我军战史上,毛泽东等老一辈军事家,向来重视谋势。善于利用和
创造有利的态势是我军以弱胜强的诀窍之一。有利的态势可由多种因素形
成,如敌处不利险地,我占有利地形;敌孤立无援,我重兵在握;敌疲惫松
散,我士气旺盛;敌有薄弱环节,我有可乘之机等等。谋略家要善于抓住有
利态势。在不具备有利态势时,则要通过利导、奇正、虚实、借彼、误彼、
因彼等谋略手段去创造有利态势。这样,才能称之为真正掌握了依据军事力
量施计用谋的奥妙。
四、谋略与经济
(一)战争依赖于经济
战争源于经济。战争的起因和目的多种多样,但其根本原因和目的,是
对利益的谋求。作为暴力形式的战争不是单纯的意志行为。任何战争,都离
不开经济。《孙子》说:&ldo;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rdo;马
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此作了更为精辟的论述。恩格斯指出:&ldo;暴力的胜利
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因而是以
1
&lso;经济力量&rso;,以&lso;经济情况&rso;,以暴力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rdo;
2
毛泽东说:&ldo;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rdo;。经济对
战争的影响,战争对经济的依赖,反映在谋略上就是受经济的制约。
依据经济情况进行谋划,要从战前入手。在战争准备上,要抓好经济建
设,从而为战争胜利打下雄厚的物质基础。隋灭陈之战,很能说明问题。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