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事就简单了,姜川把带回来的货款上交,南山村的会计跟李村长一起核算账目,完事以后该给农户的给农户该存账户的存账户,姜川的那一部分肯定不会少了他的,根本不用操心。
对于这次暴露出来使用竹筐不容易确定货物的纯重,来回倒腾又麻烦的问题。两家商场都给出了标准重量的塑料筐用来装水果蔬菜,下次称重就方便多了,而且上下带有错位对接的凹槽装车摆放都省事。
晚上七点姜川跟两家的负责人通了电话顺便加了好友,大家聊了聊今天的销售情况同时也确定了明天需要的数量。
得益于多方的宣传还有一定的客户基础以及产品本身质量过硬,在上架销售的第一天就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成绩。甚至在下班高峰期的时候还赢来了一个小爆发。
聊完以后姜川就去村委会了,这些天几位村长只要不是有事出去就都待在这里,有人找的话也方便。
到了以后刚好大家都在,相处这么长时间都是自己人场面话也省了,直接进入正题。
首先姜川说了明天的要货数量,然后李村长就让人给桃花村传话去了。其次姜川这条咸鱼觉得每天摘菜起床太早了他想偷个懒,反正村里的果园也是雇人采摘,干脆就把他的菜地一块摘了,工钱照给也算是为村里的贫困户创收了。
另外明天跟车他就不去了,还建议许村长找一个机灵点的小伙代替他。至于原因嘛,以后村里肯定要增加跟外面的接触,村里人也要走出去,让他们提前锻炼一下。
或许有的朋友会说现在有了游客,不也是跟外面接触和交流吗?
实际上这个是不同的,跟游客的交流是在村里人自己的领域和自己的地盘上交流,有人打前站有人提前说明有了心理准备,这算是半个熟人。
那么去到别人的地盘跟陌生人聊着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又该怎么应对,提前熟悉一下没什么坏处。
这番话说完不管姜川是真心这么想的还是为了偷懒找借口,最后许村长都答应了。(让我说的话应该是两样都有)
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后还顺便了解了村里其它事情的进展。
湖边街区已经完成规划,材料人员和审批全部到位,明天就可以破土动工。非遗申请方面,资料已经递交上去了不过还没有得到反馈,石村长会全力跟进。
————
“啊~~”早晨起来伸伸懒腰姜川又过上了他的咸鱼般的生活,每天喂喂鸡浇浇水松松土,检查一下蚯蚓的生长状况,跑步的时候巡视一下鱼塘,小生活过的挺悠闲的。
在这悠闲的生活里有一天傍晚看到熊孩子几个人拿着手电筒往后面走。挺好奇这几个小子大晚上出去干啥,姜川就在后面跟上去了。
“小武,你们几个大晚上的这是要去干什么。”
前面的孩子回过头,“川哥,我们去抓知了猴。”正常来讲应该是叫叔叔的,只不过某个大龄单身狗面子上过不去,于是就让孩子叫哥哥。
可怜姜川前天还买了个头灯,一转眼竟然把这事给忘了。
“这些天树上的知了已经挺吵了,川哥应该有听到吧!”
然而并没有,或者说他还没有反应过来。中午的时候知了精神最好,人的精神最差,太阳那么大关好门窗开空调睡午觉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