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华正在看文件,一份中央关于对基层组织尤其农村基层组织加强理论学习的文件。
接到弟弟方兴国的电话时,他忽然想起一则传闻。
衡北省的老书记,正在京城养老的杨老,在香山接待了省委书记廉克明。廉书记回到星城后,立刻就找了省纪委书记汪春和谈话。
当然,这种级别的谈话保密程度很高,具体内容就不是方兴华能知道的了。
但据有心人传来的信息,向来儒雅的汪春和出门时的脸色很有些僵硬。
杨老在香山接待廉书记的事情,是杨老的生活秘书告诉方兴华的,他俩私交不错;汪春和黑着脸离开书记办公楼的场面,很多人都看到了。
所以,这两件事情都是真实的。
不过,仅有这点信息,方兴华也不可能推测出什么结果,自然也就不能给方兴国提建议了。
但,这不妨碍方兴华把这两件事情和方兴国说一说。
方兴国听完就更摸不着头脑了。
不过,这不妨碍他专心办案。
总之,不管上头千变万变,只要自己紧跟领导指示不变,自己就不会吃亏。
所以,在鲍喜来到来之后,方兴国详细地询问了这件案子的所有过程。
鲍喜来的案情汇报肯定是带着感情的,倾向性的。
不管是谭言礼来到眉山,运用手中的职权强迫眉山市局放弃侦办此案(那时眉山还是东平市管辖的县级行政区);
还是省公安厅派遣调查组公开干涉眉山市委正常行政履职,他都讲得一清二楚。
甚至在鲍喜来的春秋笔法下面,就连劳西戎的车祸都被他抹上了一层抗争的血色。
方兴国对这个案子,越听就越觉得头大,这个尺度实在是不好控制啊!
难怪春和书记要跟自己打招呼,这个案子的重点要放在,谭言礼那还没有确证的800多万元的受贿款上。
如果省纪委真的放开来查,这个谭言礼能带出什么样的大块头来,还真不好说!
都说老鼠拉铁锹——大头在后面,方兴国还真是这么个看法。
本来,办大案对省纪委来说,其实是很重要的业绩。
这一点就和搞经济的市长,需要Gdp数字来体现并抬高自己的成绩和能力一样,都能为自己进步增添筹码。
但,身为副厅级干部,最主要的表现是稳,是可靠。
都到了副厅这个级别了,还要想着靠冒险来博取政绩,这本身就是一种冒进思想,要不得。
按部就班地往前走,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机遇,它不香吗?
所以,尽管方兴国知道这案子里面藏着个大家伙,但他还是摁下了心中的冲动,准备按照汪春和的吩咐去做。
当天的下午,省纪委第四督察室就成立了专案组,跟着孟勇来到了眉山市。
专案组的组长是督察室的副主任乔文,三十来岁的年纪,正是精力充沛的好时候。
乔文一到眉山,就按照程序,核对了原始证据,确认证据和线索无误之后,开始正式办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