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是东汉末年冯翊的世家大族,其生平事迹主要有以下几点:
早期经历
建安初,徐英曾任蒲阪令,后任郡功曹。
与张既的恩怨
徐英曾因自视家族名望高于张既,且认为张既当时只是郡中小吏,而亲自鞭打张既三十下。后来张既官位高升,欲与徐英和解,但徐英因曾鞭打张既且自恃家族地位,终不肯向张既低头求和。
张既出生于一个贫寒低微的庶族家庭,但家境还算殷实富裕。他自幼聪慧好学,勤奋努力,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智慧。年仅十六岁时,便凭借着自身的实力,在冯翊郡成功地谋得了门下小吏一职。此后,因其卓越的表现和出众的能力,很快就受到了郡里官员们的赏识,并被举荐为孝廉和茂才。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既的仕途一帆风顺,不断得到升迁。最终,他荣升为新丰县令。在任职期间,张既励精图治,积极推行各种改革措施,致力于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新丰县的社会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农业生产也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其政绩之突出,在整个三辅地区各县之中堪称首位。
建安七年,天下局势动荡不安。当时,曹操正面临着高干和郭援叛乱所带来的巨大威胁。于是,曹操派遣张既前往游说马腾,希望能够说服他参与到平叛的行动中来。张既充分发挥自己能言善辩的本领,向马腾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以及参与平叛所能获得的利益。最终,马腾被张既的说辞打动,决定派出其子马超率领军队前来协助作战。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马超英勇善战,冲锋陷阵,给叛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而张既则在后方运筹帷幄,为前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最终,郭援在战场上被斩首示众,高干见大势已去,只得选择投降。此次平叛的胜利,使得曹操对张既的功绩大为赞赏,遂将其封为武始亭侯,以表彰他的杰出贡献。
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师南下,征讨荆州。为了确保后方的稳定,曹操再次委以重任予张既,命令他征召马腾入朝为官。面对这一命令,马腾心中虽有万般无奈,但迫于曹操的强大势力,也只能遵命行事。随后,马腾及其家属被迁至邺城。曹操为了安抚马腾,上表奏请朝廷任命他为卫尉。
然而,建安十六年,马超突然发动反叛。一时间,关中地区陷入一片混乱。在此危急关头,张既毫不犹豫地跟随曹操出征,共同抵御马超的进攻。在华阴一带,双方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曹操指挥若定,张既则身先士卒,奋勇杀敌。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战斗,曹军终于成功击败了马超的叛军。战后,张既因其战功卓着而出任京兆尹一职。
上任之后,张既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当地的社会秩序。他一方面大力招募流亡在外的民众回归故里,另一方面着手重建遭受战火破坏的县城村落。通过张既的不懈努力,京兆地区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景象,人民重新过上了安定祥和的生活。
建安十九年,风云变幻之际,张既毅然投身战场,跟随夏侯渊踏上了征讨宋建的征程。他们一路势如破竹,奋勇杀敌,先后攻克了临洮和狄道等地,一举平定了陇右地区。这一系列胜利不仅彰显了张既卓越的军事才能,更为曹魏政权巩固西部疆土奠定了坚实基础。
时光荏苒,转眼来到建安二十年。此时,张既随曹操出征张鲁。面对复杂多变的战局,他深思熟虑后向曹操提出了一条极具远见卓识的建议——迁徙汉中百姓,用以充实三辅之地。此计一出,得到了曹操的高度认可,并得以顺利实施。由此可见,张既不仅善战,更具谋略之能。
建安二十三年,战火再次燃起。这次,张既与曹洪携手在下辩迎战吴兰。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耳欲聋,但张既毫无惧色,指挥若定。最终,他们成功击败吴兰,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
然而,建安二十四年,局势突变,曹操无奈放弃汉中。正当众人为此感到惋惜时,张既却冷静地分析形势,劝说曹操迁徙氐人。曹操对他的计策深信不疑,依计而行。
黄初二年,张既迎来了新的使命,出任凉州刺史。甫一上任,便面临着卢水胡叛乱的严峻挑战。但他毫不退缩,果断出兵平叛。经过一番激战,终于将叛军彻底击溃,斩首俘虏多达一万余人!因其赫赫战功,朝廷特加封西乡侯,并增加食邑二百户。此后不久,酒泉一带又发生苏衡叛乱,张既再度出马,迅速平定叛乱,迫使苏衡及邻戴等人投降。
可惜天不假年,黄初四年,张既因病不幸逝于任上。在他治理雍、凉二州的十余年间,始终秉持着施政惠民的理念,深受当地百姓爱戴。魏明帝即位后,有感于张既生前的功绩和仁德,特意追谥他为肃侯,以示尊崇和缅怀。
张既在汉末三国时期产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稳定地方局势:他在京兆尹任上招怀流民、兴复县邑,使当地社会秩序和经济生产得以恢复,为曹操稳定了关中地区的统治基础。
促进民族融合:治理雍凉期间,对当地少数民族采取了较为得当的政策,如平定卢水胡叛乱后,妥善安置降众,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对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助力曹魏政权建设:劝服马腾入朝、参与曹操诸多军事行动等,为曹魏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立下汗马功劳,其在地方上的有效治理也为曹魏政权提供了坚实的后方支持。
战功赫赫:参与了曹操时期的多次重要战役,如从曹操破马超、讨伐宋建、随曹操征张鲁等,为曹操统一北方及稳定西部边疆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军事才能和经验为曹魏军队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宝贵财富。
战略谋划:在曹操放弃汉中时,张既建议迁徙氐人,这一战略举措有效削弱了刘备在汉中的势力,同时也充实了曹魏的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对曹魏的战略布局产生了积极影响。
发展地方经济:在凉州刺史任上,积极组织民众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使凉州地区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为曹魏政权增加了财政收入。
推动贸易交流:凉州地处丝绸之路要冲,张既重视当地的商业贸易发展,采取措施保障商路安全,促进了中原与西域地区的贸易往来和经济交流,对当时的经济格局产生了积极影响。
马腾是东汉末年的凉州军阀,其生平事迹如下:
马腾,表字寿成,乃扶风茂陵人士,其先祖乃是赫赫有名的伏波将军马援。想当年,马家也曾风光无限,但到了马腾这一代时,家境已然贫寒。年少时期的马腾,迫于生计,只能靠伐木这项艰苦的工作维持生活。
时光流转至汉灵帝末年,天下局势动荡不安。此时,朝廷征兵抵御外敌,马腾毅然应征入伍,担任起军从事一职。在战场上,他奋勇杀敌,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尤其是在征讨氐羌起义之时,马腾更是身先士卒,屡立战功,因此得以晋升为军司马,从此踏上了他波澜壮阔的军旅生涯。
中平三年,凉州之地发生巨变。凉州刺史耿鄙遭其部将残忍杀害,一时间,凉州陷入混乱之中。值此之际,马腾果断地联合韩遂、王国等势力,拥兵而起,公然反抗汉室统治。他们率领部下四处劫掠,三辅地区饱受战火摧残,百姓苦不堪言。
不久之后,董卓入京掌控朝政。马腾和韩遂见此情形,心生一计,意欲与董卓联手起兵。然而,世事难料,最终他们不仅未能如愿与董卓结盟,反而还被董卓授予征西将军一职。
兴平元年,马腾再次挺身而出。这次,他联合朝中大臣,共同谋划诛杀权倾朝野的奸臣李傕、郭汜。只可惜,此番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无奈之下,马腾只得率领残部退回凉州,暂时休养生息。
建安二年,曹操施展谋略,成功说服马腾和韩遂归顺于他。此后数年间,天下局势依旧变幻莫测。
建安十三年,马腾与韩遂之间渐生嫌隙,关系日益紧张。在此情况下,马腾向朝廷上奏,请求返回京城任职。最终,他入朝担任了卫尉这一要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