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徐氏家秘方 > 终身不仕徐元贤(第1页)

终身不仕徐元贤(第1页)

徐元贤卒年不详,无详细史料。

徐元贤家住中原,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时避难到交州,与许靖、袁沛等名士一同在交州生活。后来,他们整装欲归荆州,但在途中遇到夷、越之乱,不幸被害。

东汉时期的袁沛,其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时避难到交州,与许靖、徐元贤等名士一同在交州生活,后在众人整装欲归荆州时,于途中遇到夷、越之乱而被害。

许靖(约150年-222年),字文休,汝南郡平舆县(今河南省平舆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的官员、名士及评论家,以与从弟许邵共同品评人物而闻名。(东汉时期品评盛行,东汉党锢之乱由此产生)

话说这许靖啊,那可是年少成名!早在年轻的时候,便和堂弟许邵一同崭露头角,成为众人皆知的人物。他们俩都因喜好品评人物而声名远扬,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对堂兄弟私底下的关系却并不怎么融洽。

想当年,许邵担任汝南郡功曹一职时,竟对许靖百般排挤打压,使得许靖一直未能得到录用。无奈之下,许靖只能靠给别人赶马磨粮这样艰苦的工作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十分艰辛。

不过呢,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后来颍川人刘翊出任汝南太守,他独具慧眼,一眼就看中了许靖的才华,于是将其举荐为计吏。这计吏的职责可不简单呐,主要就是负责察举孝廉之事。此后,许靖凭借着自身出色的能力,一路高升,先是当上了尚书郎,专门掌管官员的选用事宜。

时间来到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刘宏突然驾崩,一时之间朝野震动。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董卓趁机掌控了朝政大权,开始独断专行。他任命周毖为吏部尚书,并授意让周毖与许靖共同商议,对天下官员进行大规模的举贬升降调整。

接到任务后的许靖丝毫不敢怠慢,他认真考察每一个官员的品行和才能,坚决淘汰那些腐败昏庸之辈,大力提拔举荐那些胸怀大志却怀才不遇之人。经过一番精心筛选,许靖成功地提拔任用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比如荀爽、韩融、陈纪等等,这些人纷纷被委以公卿、郡守之类的要职。不仅如此,就连尚书韩馥也被任命为冀州牧,侍中刘岱当上了兖州刺史,张咨成了南阳太守,孔伷则获封豫州刺史,还有张邈也坐上了陈留太守的位置。而许靖本人更是官运亨通,被擢升为巴郡太守。只可惜呀,他还没来得及赴任,就又被改任为御史中丞啦!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韩馥等一众官员走马上任之后,竟然纷纷举起了反旗,企图一举除掉董卓这个当时权倾朝野的人物。

董卓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地对着周毖大声呵斥道:“当初你们信誓旦旦地跟我说应当选拔任用那些品行高洁之士,我董卓对你们言听计从,一心不想违背天下人的意愿。可结果呢?你们所推荐录用的这些所谓的贤能之人,刚刚上任没几天,就掉转头来攻打我!我董卓究竟做错了什么,要启用这些忘恩负义的无耻之徒!”说完这番话,他大手一挥,喝令手下将周毖推出去,就在城外将其斩首示众。

与此同时,许靖的堂兄许瑒担任着陈国的国相一职。他也参与了反对董卓的密谋,并且和孔伷一同策划如何进攻董卓。许靖深知董卓的心狠手辣,如果让董卓知道了这件事,自己必定难逃一死。于是,惊恐万分的许靖匆忙逃离,前去投奔孔伷以求庇护。然而命运弄人,不久之后孔伷便离世了。失去依靠的许靖只得再次寻找新的安身之所,这一次他辗转来到了扬州刺史陈祎那里。可惜好景不长,陈祎也不幸去世了。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吴郡都尉(也有一种说法是太守)许贡以及会稽太守王朗一直以来都与许靖有着深厚的情谊。在听闻许靖的遭遇后,他们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给予许靖保护和支持。

而许靖本人也是个心地善良、宽厚仁义之人。他常常怀着一颗慈悲之心,收养抚恤那些流离失所的亲族和乡邻们。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悉心照料,还是在经济上的慷慨接济,许靖从未有过丝毫吝啬。他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尽力去帮助那些身处困境的人们,展现出了人性中的光辉一面。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风云变幻之际,孙策率领着大军如汹涌的波涛一般,毅然决然地东渡长江。一时间,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百姓们惊恐万分,纷纷逃离家园,四处寻找避难之所。

在这混乱不堪的局势中,许靖却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风范。他静静地坐在江岸上,目光坚定而从容,仿佛周围的喧嚣和恐慌都与他无关。只见他有条不紊地安排着随从人员乘船先行离去,确保他们的安全得到保障。待到所有的亲属族人都顺利登上船只,向着远方驶去之后,许靖才缓缓站起身来,迈着稳健的步伐,紧随其后。

那一幕场景深深地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人们无不投来敬佩和赞叹的目光。许靖的行为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心中的希望之路。

最终,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抵达了交趾郡。在这里,许靖受到了交趾太守士燮超乎寻常的敬重和优厚款待。士燮深知许靖乃非凡之士,其才华和品德皆为世人所称道,因此对他礼遇有加,奉为上宾。

与此同时,远在他乡的陈国人袁徽也寄身于交州这片土地之上。听闻许靖的事迹后,他深受感动,并决定将这份敬意传递出去。于是,袁徽提笔给尚书令荀彧写下了一封信。信中言辞恳切地称赞道:“许文休实乃英才伟士啊!他的智谋和策略堪称卓越,完全有能力参与国家大事的谋划与决策。自从他流落到交州以来,始终与众人和谐共处,毫无架子。每逢遭遇忧患危急之事,他总是毫不犹豫地把他人的安危放在首位,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要先照顾好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不仅如此,他还以人伦纲常作为准则,真诚友善地对待每一个人,无论是同族还是外人。他的仁义宽厚之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效显着,但这些善举实在太多,难以一一详细列举。”

钜鹿人士张翔肩负着君王赋予的使命前往交州执行外交任务。此人自恃手握重权,妄图凭借自身权势迫使许靖顺从于他,并企图与许靖订立誓约。然而,许靖坚守原则和立场,毅然决然地拒绝了张翔的无理要求。面对张翔的威逼利诱,许靖毫不退缩,展现出了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气节。

不仅如此,许靖深知天下局势动荡不安,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于是,他怀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修书一封寄予曹操,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国家安定、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同时,他还针对当时的政治形势向曹操进献了一系列颇具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期望能够为改善社会现状贡献一份力量。

怎奈那张翔心胸狭隘,见许靖不肯为己所用,心中顿生怨恨之情。他利用职权之便,将许靖寄给曹操的书信竹简统统搜查出来。为了泄愤,张翔竟丧心病狂地将这些珍贵的信件全部投入水中,致使其毁于一旦。

时光荏苒,后来益州牧刘璋派遣使者前来征召许靖。许靖欣然应允,从此踏入蜀中大地。刘璋对许靖的才华颇为赏识,委以重任,任命他担任巴郡以及广汉两地的太守之职。

宋忠彼时正在荆州任职,当他得知这一消息后,特意致信给蜀郡太守王商。在信中,宋忠不吝赞美之词,称许靖风度翩翩、气质出众,且具备非凡的才能和卓越的智慧,堪称世间少有的奇才。他殷切地劝告王商应以许靖为榜样,学习其为人处世之道和治国理政之法。

岁月如梭,转眼间来到了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此时,许靖已成功接替王商,出任蜀郡太守一职。在新的岗位上,他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一心致力于治理地方事务,造福一方百姓。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风云变幻之际,刘备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如汹涌潮水般包围了成都城。就在这紧张万分的时刻,城内的许靖心生异念,妄图越城而出向刘备投降。然而天不遂人愿,他的计划不知为何走漏了风声,最终未能如愿以偿。

此时的刘璋眼见益州大势已去,城池沦陷只是时间问题,心中满是绝望与无奈。尽管许靖有背叛之举,可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刘璋竟也无暇顾及,未将其处决。不久之后,成都城门洞开,刘璋选择了投降,结束了自己在益州的统治。

刘备入主成都后,得知了许靖背主求降一事,对其为人深感不耻,故而对许靖不屑一顾,更谈不上委以重任。

然而,法正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深知要成就一番霸业,需广纳贤才,树立良好形象。于是,法正劝谏刘备道:“主公啊,这世间向来不乏那些徒有虚名、并无真才实德之辈,许靖便是其中之一。但如今主公初兴大业,欲图天下,又怎能逐门逐户去向世人解释每个人的品行优劣呢?许靖之名虽虚,但其声誉早已传遍四海八荒。倘若主公不以礼相待,恐怕天下之人都会认为主公轻视贤能之士。所以,还望主公能够效仿古时燕昭王厚待郭隗之举,对许靖予以尊重和重用,以此向远近昭示您的爱才之心。”

刘备听后,沉思片刻,觉得法正所言不无道理。为了招揽更多的人才归附,为自己的大业添砖加瓦,他决定采纳法正的建议。于是乎,刘备一改往日态度,开始优厚对待许靖,并起用他担任左将军长史一职。从此,许靖得以在刘备麾下发挥余热,而刘备也通过此举展示出了自己宽广的胸怀和对人才的重视。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这一年对于刘备来说意义非凡。经过一系列激烈的征战和权谋较量,刘备终于成功称雄汉中,并自立为王。而就在此时,许靖这位备受尊敬的人物再次得到了重用,被拜封为太傅一职。

时间匆匆流转,转眼来到了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顺应时势,正式即位称帝,建立蜀汉政权。新皇登基之际,刘备对许靖予以高度重视,亲自册封并发表了一番言辞恳切的讲话:“朕有幸能够继承大统,君临天下,然而心中却日夜惶恐不安。唯恐自身德行浅薄,无法平定四海之乱;又担心黎民百姓尚未真心归附于我,致使五行之德不能显着彰显。卿身为司徒,责任重大,理应谨小慎微地施行仁、义、礼、智、信这五常教化,使之发扬光大,深入人心。望卿不懈努力,持之以恒地广布仁德,如此方能契合朕之心意啊!”

尽管许靖已年过古稀,但他那颗热爱人才的心从未改变。他始终热衷于发掘后生晚辈中的佼佼者,对其加以奖赏提携,鼓励他们不断进取。而且,许靖还时常参与各种品评清谈活动,乐此不疲,展现出旺盛的精力和对知识的渴求。就连权倾朝野的丞相诸葛亮见到他时,都会恭敬地下拜行礼,表示对这位德高望重前辈的敬重之情。

可惜好景不长,到了章武二年(公元222年),许靖与世长辞。回首往昔,许靖一生交友广泛,尤其以兄长之礼对待陈纪,二人情谊深厚。此外,他还与袁涣、华歆、王朗等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彼此交往密切。令人感叹的是,后来华歆、王朗以及陈纪之子陈群皆在曹魏初期担任三公这样位极人臣的重要职务。即便身处不同阵营,他们之间的友情依然长存。这些昔日好友常常通过书信往来,追忆曾经共度的美好时光,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挚情义着实令人动容。

个人作品

据陶宗仪《书史会要》载,许靖善行草,其作品今不传。有文集二卷。[3]

作品列表

《奔孔伷自表》

《因众瑞上言》

《与曹公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