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滴滴的小姑娘嘟着嘴,和自己的对象不断地抱怨着。
&ldo;明天就到海城了,伯母一定做了一桌子好菜等着你,今天你就忍耐一下。&rdo;
裴清还能怎么说,告诉她她眼中狗都不吃的大肥肉是自己以前想吃都吃不到的好东西!
或许不同家庭出来的人果然不一样,裴清镜片底下的眼睛闪过一丝精光,现在这个日子才是他想要的,方倩倩她爸是海城革委会的主任,这些年,在这个位置上捞足了油水,她妈又是食品厂的副厂长,方家只有她这么一个女儿,到时候方家的一切都是她的。
裴清想起离开海城前方长征和他说的那些话,做上门女婿又如何,那种苦日子,他已经过够了。
更何况方长征自己以前也是个倒插门,当年方倩倩还叫黄倩倩呢,还不是他后来发达了,赶上了好时候当了造反派的头头,斗倒了海城几户名流显贵,才爬到了现在这个位置,原本高高在上的黄家也得仰仗着他,他才能把女儿的姓氏换回来,还把住在郊区乡下的家人都接到了城里,安排了工作。
裴清觉得自己一点都不比方长征来的差,给他一个机会,方长征能做到的,他也能做到。
他的眼神闪了闪,对着方倩倩的眼神也越发深情。
&ldo;我爸我妈最疼我了,一定会给我准备一桌子的饭菜。&rdo;
方倩倩得意的哼了一声,看了看一旁坐在那不怎么说话的江家人,看他们这副模样,肯定连火车上那难吃的红烧肉都吃不起。
她就讨厌这种打扮土气的乡下人,明明是一只土鸡,就不该妄想飞上枝头当凤凰。
方倩倩想起那两个去年搬来,一直住在她家的堂姐和堂弟,尤其是那个一直装巧扮乖的堂姐,就气不打一处来。
&ldo;这趟回去我一定要把那女人轰出去,不就是个从乡下来的土包子吗,保送上了大学了不起了,自从她来了家里,我的日子就没顺过。&rdo;
裴清知道她说的是谁,毕竟方倩倩也没少和他抱怨。不过目前看来,还是那个女人更胜一筹。
也是,能从被下放的知青爬到保送的大学生的位置上,这种女人,能是什么省油的灯。
方倩倩觉得自己和那个叫方秀秀的女人简直就是八字相克,自从她来了家里,就反衬的她不懂事,不聪敏,不孝顺。她爸不知为了那两姐弟骂了多少次了。
不就是个千八百年没见的老家的亲人吗,她从小到大连那边的爷爷奶奶都没见过几次,凭什么就让她对这两个早死的大伯的儿女有感情。
&ldo;饭来喽‐‐&rdo;
江大海端着铁皮饭盒进来,加热过的馒头和煎饼散发着阵阵米面的香味。
加热过的蘑菇酱冒着阵阵热烟,山菇的清香和黄豆酱的咸香交织在一块,让人忍不住垂涎三尺。
&ldo;餐厅的大师傅人看上咱们的煎饼了,用厨房切好的大葱和三丝跟咱们换了三张煎饼,还给我们盛了一大碗的猪肉炖粉条。&rdo;
江大海将一碗盛的满满当当的粉条摆在桌上,上面还切了好几片猪肉,一点都没辜负它的名字。
还是苗老太的手艺好,那厨房的大师傅在帮他们加热煎饼的时候问他们要了一口煎饼尝尝,一下子就被那筋道的面皮给迷倒了,换了煎饼后还死皮赖脸舀了两勺蘑菇酱,一边吃一边还欢迎他们每餐都去餐厅加热,免费。
江大海说起这件事就忍不住有些激动,以往他们都知道老太太做菜做的好,可从来没有这么鲜明的认知,你看人火车上的大师傅都夸了。
用三张煎饼换了这一桌子丰盛的配料,对大伙来说都是件划算的事。
江一留帮着把椅子合并摆在一块,将面皮和包子放到车厢内的桌子上,加热过的蘑菇酱和刚刚打开的辣椒酱和大葱三丝放在椅子上,自己想吃就自己加,猪肉炖粉条也放在了大伙正中间。
&ldo;阮老哥好福气啊,嫂子这手艺真是没话说了。&rdo;翁老太太拿了一张煎饼撕成两半,其中一块小点的被她抹了蘑菇酱,裹了三丝仔细裹成一条卷饼递给孙子臭臭,自己则是拿了剩下那半张抹了渝川县人最爱的辣椒酱,裹上大葱大口吃了起来。
这一口咬下去,老太太心里就忍不住想了,同样是女人,这做菜的手艺怎么差这么多呢,这做饼的手艺,城里供销社的大师傅也比不上啊,怪不得人大厨愿意用猪肉炖粉条来换。
翁老太太的话让江大海有些尴尬,他妈是他爸的媳妇啊,跟阮叔可没什么关系。
&ldo;大娘你误会了,我不是阮叔的儿子,这饼是我妈做的。&rdo;江大海想着,自家老头虽然不在,他也得先把这问题掰扯清了。
&ldo;我说呢,你这模样跟阮大哥和小宝也不像啊,你长得太粗糙。&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