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我大齐太后怎么可以这样抛头露面。”
“是啊是啊,让太后参政议事,已是前所未有。再亲自赈灾,怕是于礼不合吧。”
“这次江州一行,来回至少也得一个月,离宫那么久,确实不妥。”
……
苏恒越听脸越黑,冷笑。
呵,原来这帮老臣是如此不把太后放在眼里的。
苏恒看向周承平,冷冷开口:“周尚书,你是礼部尚书,说说太后出宫可是有违背哪条祖制礼法。”
周承平皱眉,其实他也不大赞同太后去江州。但仔细想想,好像还真没哪条规定太后不能出宫赈灾。
“既然没有,为何诸位大人却一面倒不同意?”苏恒冷眼扫视了一圈,往下说道:“还不是因为太后是女子。在让太后听政的时候我们就商量过,新帝年幼,由太后辅政是最好的能避免一臣独大的办法。太后本也是不愿意插手政事的。难得现在太后有这份心,你们却这样那样的理由说娘娘不行。万一打击了娘娘的积极性,勤政殿那些奏章,你们看?”
说到这,苏恒闭了闭眼。昨晚没睡好,眼睛疼。
而其他人,听到丞相最后那句话,先是打了个冷颤,接着甚感心酸。看看丞相,年纪轻轻却已两鬓斑白,眼底那两片青色触目惊心。
唉。众人默默叹气。
幼帝登基不过三个月,丞相已累到两鬓斑白。
会这样,还不全因太后娘娘实在是太颓废了。
罢了罢了,丞相说的对,太后好不容易有了这份心,若是打击了她的积极性,从此更加颓废,以后累死的还不是他们。
想了一通后,大臣们改变了想法,他们也不过是拿一份俸禄,也想可以每日按时放衙。能做到像丞相这般呕心沥血的,实在太少。
丞相,可真是个好丞相啊。有能力有魄力,最重要的是有担待。既然他都同意太后去江州,他们也没必要反对啦。
几个眼神,大家就有了默契,一改刚才的坚持。
“丞相说的对,娘娘心系百姓,欲亲往灾区,我们确实应该支持。”
“对对对,路上艰辛,不过有丞相同行,我们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几位大臣越说,头点的越勤快。
是啊,有丞相一起,有什么好担心的,想必没人有胆量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