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魏氏的家臣急声道:“家主,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秦国是数百万人口的大国,带甲三十万。
&esp;&esp;就算将秦人全部歼灭在函谷关之下,难道魏氏就能独善其身吗?
&esp;&esp;家主,当日公子高说的没错,对于我们来说,这实在是一场没有必要的战争啊。”
&esp;&esp;魏氏家臣口中的我们当然不是晋国,若是晋国的话,就算秦人死光也不可能突破函谷关。
&esp;&esp;这里的我们是前来镇守函谷关的魏氏。
&esp;&esp;晋国之中的大卿族之一!
&esp;&esp;家臣的话让魏卿陷入了沉思之中,见到魏卿这副神情,想着家中的美人和源源不断的宝物,心中暗自欣喜。
&esp;&esp;魏氏的封土靠近秦楚两国,是两国渗透最深的晋国卿士,不仅仅是交好卿族,秦楚两国还收买了无数魏氏的家臣。
&esp;&esp;这些人倒是不至于直接将魏氏卖掉,但是让魏氏靠近秦楚还是能够做到的。
&esp;&esp;回到府邸之中,出身秦国的魏卿侍妾同样劝说他,“贵君,秦国的强大,是妾身亲眼所见的,若是再这样僵持下去,魏氏的损失一定会更大,不如直接将秦军放过去,这对魏氏来说没有伤害。”
&esp;&esp;连续几日,魏氏私兵不断增长的伤亡和众人或明或暗的劝说,让魏卿忍不住回想起数月之前公子高所说的话。
&esp;&esp;数月前,秦人刚刚来到函谷关之下。
&esp;&esp;公子高命人将一箱箱的宝物抬进了大殿之中,魏卿有些贪婪的望着这些珍惜的宝物。
&esp;&esp;公子高非常恭敬地向魏卿行大礼,这是臣子对外国君主才会行的礼节,当时就震惊到了魏卿。
&esp;&esp;他连忙说道:“公子,您这是何意啊?
&esp;&esp;我只是晋国卿士,不是国君,您这样的礼节是不妥的。”
&esp;&esp;没想到公子高竟然笑着说:“魏卿,这是我国国君向您表示祝贺,因为您马上就要成为诸侯国主了。”
&esp;&esp;没等魏卿反应,公子高就接着道:“魏卿您是晋国的上卿,与其他的卿族轮流执掌晋国的国政。
&esp;&esp;魏氏的封土和人口占据了晋国的三成,不论是地位还是实力,您都远远超过了大多数的君主,但您却只是一个诸侯卿士,这难道是合适的吗?
&esp;&esp;这些领土都是您的先祖打下,晋国公室没有付出一兵一卒,却从这些领土之中收取赋税,这不是为君的道理。
&esp;&esp;您看这些宝物,秦国一向贫穷,但是却能够轻易的取出如此多的财货奉献给您。
&esp;&esp;而您呢?
&esp;&esp;您的封土是多么的富饶,却将大部分的财富奉献给了公室,您真的甘心吗?”
&esp;&esp;明晃晃的阳谋离间,根本就不需要用狡言去装饰。
&esp;&esp;魏卿闻言勃然大怒道:“原来秦国国君将您派来,竟然是怀着这样的心思吗?
&esp;&esp;想要离间魏氏和公室之间的关系,然后让我放秦军通过函谷关吗?
&esp;&esp;那秦伯可就想错了,我与国君不仅仅是君臣,还是挚友亲朋,曾经在翼城之中,歃血为盟,永不背叛。”
&esp;&esp;公子高并不在意魏卿现在的这种勃然大怒的态度,交谈不过短短的几句,魏卿就表现得这么愤怒,这恰恰说明刚才的话刺中了他心中的薄弱点。
&esp;&esp;“魏卿,秦国的国君是闻名西陲的君子,整片关中大地上都在传颂国君的仁名,怎么可能挑拨您和晋公的关系呢?
&esp;&esp;秦国这是为了您和魏氏着想啊。
&esp;&esp;晋文公之时的大卿族,到了如今,存世的还有一半吗?
&esp;&esp;昔年的智氏又是何等的辉煌呢?
&esp;&esp;晋国之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现在又在何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