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新的罗马政府虽然表面上在复古,但如果从初代元老院的构成方面去看的话,就知道,这是一个和曾经完全不同的国家,元老院中旧贵族的比例只有四分之一,大部分都是新兴阶层以及军事人员。
&esp;&esp;这些曾经只能作为贵族白手套的商人以及中下层军官,摇身一变,成为了罗马的主人。
&esp;&esp;在夺取了政权之后,这些本就拥有巨大财富和动员能力的新贵,立刻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新兴阶层发展的政策和法律。
&esp;&esp;不仅仅如此,在政变的人员中,还有大量学者型官员,这些人都是新思想的拥趸,在夺取政权后,立刻就开始发动那些曾经和统治阶层完全没有关系的农民。
&esp;&esp;他们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开办学校,给农民扫盲,以便让他们能够更加顺利的加入工业体系,连字都不完全认识的人,是没法快速加入工业体系的。
&esp;&esp;而且罗马需要更多的人才,需要更多的军队,需要更多为罗马而战的人,这些都需要让更多的罗马人加入到其中。
&esp;&esp;“罗马人试图建立一个民族国家,并且试图使用民族主义来发动这个新建立的国家的力量,他们的目标是让罗马再次伟大,新政府的官员都知道他们破坏了大唐的朝贡体系,并极为担忧大唐会毁灭他们的罗马,于是他们将目光投到了同属欧洲以及中亚的其他国家,吞并或者联盟更多的国家,以便建立一个反抗大唐的联盟,这是罗马首先要做的军事决策。”
&esp;&esp;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esp;&esp;在罗马发生了这种惊天大事之后,这个消息立刻以一种极快的速度传遍了周围的所有国家,这其中未必没有罗马的推波助澜,毕竟罗马是镇压
&esp;&esp;“在矛盾的对立面中,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主要矛盾是决定事物发展方向和性质的矛盾,次要矛盾则在主要矛盾的基础上起次要作用。”
&esp;&esp;……
&esp;&esp;殿中沉寂。
&esp;&esp;下一刻,天子的手重重拍在御座上,那封奏报直接被丢到殿下去,发出啪的一声,天子的声音响彻大殿,充斥着愤怒,“多少年了。
&esp;&esp;多少年没有人敢于如此狂悖的挑衅大唐的威严。
&esp;&esp;诸卿说说吧。
&esp;&esp;一群吃了熊心豹子胆的乱贼,竟然敢于做下这样的乱事,大唐该怎么做。”
&esp;&esp;天子都已经这么说,彻底给这件事定性,还有什么值得问的,不就只剩下派遣远征军镇压这一条路了。
&esp;&esp;但有人不这样认为,而且敢于在殿上提出反对意见,“陛下,臣以为不应该出兵,将大唐的国力跨越万里,投射在遥远的罗马,无论是从陆地上,还是从海上,都是一件相当艰难的事情,仅仅运兵所需要的煤炭就是海量。
&esp;&esp;大唐虽然物产丰饶,但所需要的基本维持物资也多,一旦将这些物资军管,那国中百姓就一定会受到影响。
&esp;&esp;而且大军出外,国中空虚,到了那个时候,若是本土出现什么大事,那又该怎么办呢?
&esp;&esp;毕竟不仅仅是罗马有那些新学分子,我大唐以及各个边疆行省中,这种人也不少,防备本土才是关键啊。
&esp;&esp;臣还请陛下三思!”
&esp;&esp;这番话也是中肯之言,但是在大唐,这番话就属于相当的大逆不道,从贞观年间大唐走上无敌路开始,大唐从来就没有对任何敌人屈服过,无论是内部的敌人,还是外部的敌人,任何时候都是直接干,而且总会赢。
&esp;&esp;大唐的无敌之心就是在四百年中一点点铸造起来的,到了现在,堪称坚不可摧。
&esp;&esp;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只有激进派以及认为激进派太保守的保守派。
&esp;&esp;果然天子听完这番话,并没有多加思考,而是颇不高兴,“区区罗马弹丸之地,岂能当我大唐天兵哉?
&esp;&esp;此番优势在朕,焉能怯战而不前?”
&esp;&esp;这一番话说的是慷慨激昂,天子自己也非常的满意,只觉浑身上下充斥着英雄之气。
&esp;&esp;兵部尚书一看天子竟然如此,顿时急了,连忙将目光落在洛长青身上,现在看来,只有洛王殿下能改变陛下的想法,想到此处,他立刻高声道:“洛王殿下,微臣一片肺腑之言,殿下难道没有看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