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世兰眼中的光芒愈加明亮,仿佛她已经看到了未来一切展的轨迹,而沈眉庄的目光,也变得更加坚定,似乎在无声地与她达成某种默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庆功宴的三日,注定将成为一场关于权力与心机的较量。
而在这场较量中,谁能在暗潮汹涌中站稳脚跟,谁又将是最后的胜利者?一切,尚未可知。
【边关·大军启程】
苍茫大地,金戈铁马。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朦胧的薄雾洒落在营地之上,残存的篝火还带着昨夜的余温,星星点点的灰烬在微风中轻轻飘散。
战场上的肃杀气息未曾完全散去,然而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凯旋的喜悦,宛如春风拂过大地,暖意渐生。
将士们纷纷整装待,马蹄声和士兵们的脚步声交织回荡,仿佛一宏大的凯歌,宣告着这场硬仗终于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难掩的喜悦与自豪,尽管辛劳与伤痛仍未完全散去,但那份从胜利中迸出来的光芒,足以驱散一切阴霾。
毓荣茵静立在营地的制高点上,俯瞰着下方浩荡的军队。
她的目光沉稳,远远望去,眉宇间丝毫没有松懈的迹象。
她知道,这场战斗的胜利,虽然令人振奋,但回京的路上,同样充满了重重险阻。
稍有不慎,所有的荣耀与战功都可能付诸东流。
毓安跨步上前,身旁的盔甲在阳光下泛着微光,他低声说道:“茵儿,军队已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启程。”
朝瑰公主甩了甩手腕,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这次总算可以光明正大地回去了,不用再偷偷摸摸的了。”
她说话间,眼中闪过一抹挑衅的光芒,仿佛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京城。
毓荣茵却并未露出丝毫轻松,她缓缓转过头来,目光深邃,语气却是格外冷静:“回京之路并非那么简单,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她的眼神穿透了前方的晨曦,仿佛能洞察到一切潜藏在暗处的威胁,“我们此次带着赫赫战功归来,理应受到皇上的嘉奖,但有些人,却未必愿意看到我们平安归京,尤其是……延信。”
毓安的眉头微微一蹙,似乎想起了什么,低声问道:“茵儿是指……?”
“此战之后,五哥的战功赫赫,再加上年羹尧麾下的军队威名赫赫,军心归附,势力日盛。五哥本就权势极盛,如今更是如虎添翼。”毓荣茵微微侧目,语气带着一丝忧虑,“这些变化,必定会引起宫中某些人的警觉,尤其是延信。”
朝瑰听后轻轻吹了声口哨,语气有些戏谑却又带着一丝认真:“皇兄向来冷峻果决,爱新觉罗·延信再骁勇,也不过是皇上的臣子罢了。而且……这世上能让皇兄真正在意的,恐怕只有姐姐你了。”
她最后一句话带着些许的玩笑意味,但眼中却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
毓荣茵静静地听着朝瑰的话,心中不禁暗想《甄嬛传》中年家最后的下场。
那些曾经深得皇帝宠信、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权臣,最终都未能逃脱宫廷斗争的漩涡。
她不禁冷笑一声,心头涌上一阵寒意。
胤禛向来冷峻无情,对于那些阻碍他帝王之路的人,他绝不会手下留情,哪怕曾经是他最亲近的朋友、最得力的辅佐。
“是啊,若阻碍了他的帝王之路,便不再是朋友,而是隐患。”毓荣茵低声自语,眼神暗淡。
她抬起头,望向远处渐渐升起的太阳,脸上依旧冷静,但心中的忧虑却愈加深重。
朝瑰见状,故意转移话题,轻轻拍了拍毓荣茵的肩膀:“不过,皇兄已经不是《甄嬛传》中的那位皇上了。”
毓荣茵未再回应,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眼中却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苦涩。
即便如此,她知道,回京的路依然充满了变数。
她不敢掉以轻心,也不敢过于依赖他人。
就在这时,毓安突然开口打破了沉默:“我们还是先启程吧,回京之路漫长,时间不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