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讲过,李渊出于战略考虑,在占领的城池布防留守后,率大军出霍邑,将大本营推进至冯翊驻扎。
接到李世民催促合兵一处进军长安方向的信件后,此时李渊率领的义军已收编不少前来投靠的将领和士兵,他命人训练新兵,将部队重新进行整编。
李渊考虑到攻取长安的过程中,扶风郡的战略位置尤为重要,遂派遣刘弘基和殷开山率领大军六万人马,南下渡过渭水,占据长安故城,随后再分兵向西攻取扶风郡。
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位于中国中部,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最终汇入黄河。这条河流不仅是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历史见证,全长818公里,渭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孕育了周、秦、汉、唐等盛世文明,相传大禹曾在此导渭排洪,治理黄河,为夏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渭水在历史上曾有过航运记载,但由于自然条件限制,航运并未成为主要交通方式。渭水因水量不足、泥沙淤积等问题,航运条件依然严峻
长安故城(汉朝长安城)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部,大约在西安城圈西北10公里左右。长安作为中国的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曾是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三个王朝的都城,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
唐朝长安城则位于汉长安城的东南部,是隋朝都城大兴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
如今,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西安作为陕西省的省会,继续书写着新的历史篇章,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寻古访今。
隋朝扶风郡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及咸阳市西部地区,在长安故城的西北方向,两地相距大约200里(100公里)。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恢复郡县制,岐州、陇州并为扶风郡,治所雍县,辖雍县等十县。唐初改置岐州,天宝元年(742年)复为扶风郡,至德元年(756年),在唐朝安史之乱期间,唐肃宗将扶风郡改为凤翔郡,并升格为凤翔府,号称西京,与东都洛阳平起平坐,显示出其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地位。
凤翔郡的名字“凤翔”二字来源于秦穆公之女弄玉与萧史吹箫引凤的传说,象征着吉祥和美好。如今的凤翔区是陕西省宝鸡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继承了其丰富的历史遗产,成为宝鸡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弘基、殷开山接到命令,彼时长安故城的隋军已知晓李渊义军前来攻打,虽有所防备,但在军队数量上与李渊义军相比并无绝对优势。
刘弘基、殷开山二将率领六万大军气势汹汹,隋军在紧张备战的同时,也试图寻找机会出击。
不久后,大军顺利向南渡过渭水,来到长安旧城下驻扎。长安旧城在当时仍为隋朝的重要据点,城内隋军早有准备。当李渊军队抵达城下之时,城中隋军便立即出城迎战。
只见城门大开,隋军如潮水般涌出。隋军的先锋是一队骑兵,他们骑着高头大马,挥舞着长刀,呐喊着冲向李渊的军队。其后是密密麻麻的步兵方阵,步兵们手持长枪,枪尖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严阵以待。
刘弘基见隋军出战,毫不慌乱。他将六万大军迅速布成阵势,步兵在前排成整齐的方阵,盾牌手稳稳地举起盾牌,形成一道坚固的防御墙,长枪兵在盾牌后面蓄势待发;而骑兵则在两侧集结待命。
隋军的骑兵快速冲向李渊军的步兵方阵,试图冲破防线。然而,当他们靠近时,刘弘基一声令下,步兵方阵中的弓弩手万箭齐发。密集的箭雨如黑色的幕布一般朝着隋军骑兵倾泻而下。一时间,隋军骑兵马嘶人喊,许多骑兵被箭雨射中,人仰马翻。
隋军的步兵方阵紧接着向前推进,试图在骑兵被阻挡之时,一鼓作气攻破李渊军的防线。可是,刘弘基早有谋划,他指挥着步兵方阵微微侧身,让隋军的步兵长枪阵陷入一个相对狭窄的包围圈中。此时,两侧的骑兵迅速出动,如两把锋利的剪刀从侧翼包抄过去。
隋军陷入混乱,前后不能相顾。刘弘基抓住这个时机,指挥步兵放下盾牌,手持长刀冲向隋军。双方短兵相接,展开激烈的白刃战。义军的士兵们个个英勇无畏,在将领的激励下,奋勇杀敌。隋军在这种前后夹击的情况下,渐渐招架不住,死伤大半。
刘弘基命令义军趁势攻城,隋朝守军此时看到义军勇猛如怒虎下山,杀声震天,早已闻“声”丧胆,无心恋战,纷纷放下兵器,弃城投降。
刘弘基此战大胜,义军顺利进入长安故城驻扎,收服降兵败将,义军纪律严明,安抚百姓,秋毫无犯,城中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同时,李渊向位于泾阳的李世民部队发出命令,命李世民带领义军先赶至的司竹园(前文提到过筹建“娘子军”的平阳公主曾在此避难),再前往阿城驻扎。
阿城即阿房宫的旧址,现在西安市的西南方向,距离西安市中心约18公里,相当于大约36里的地方。阿房宫遗址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和雁塔区交界处,具体地址为西安市未央区三桥街道以西1公里处。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阿房宫作为秦朝的政治中心,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万人,殿顶覆盖着琉璃瓦,金碧辉煌,被誉为“天下第一宫”。
关于“阿房”名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包括宫址靠近咸阳而得名,宫殿“四阿旁广”的形状,以及宫殿建筑在大陵上等。
秦始皇去世时,阿房宫未修完,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但秦末战乱导致工程停工,最终未能完成。阿房宫不仅是一座宏伟的宫殿,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璀璨结晶。它见证了秦朝的兴衰荣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阿房宫遗址现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同样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