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大唐凌烟阁排名 > 第50章 唐王李渊捷报频传林士弘疑心生祸被萧铣窃取豫章(第1页)

第50章 唐王李渊捷报频传林士弘疑心生祸被萧铣窃取豫章(第1页)

司马刘文静取得弘农郡的消息传回长安没多久,唐王李渊又收到刘文静攻下了新安县以西大部分地区的捷报。

新安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部,灵宝市的西北方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县城。它北临黄河,与山西省的垣曲县隔河相望;南与宜阳县接壤;西与渑池县及义马市为邻;东与孟津区及洛阳市毗连。新安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地貌特征呈现“山高、岭多、河谷碎,七岭、二山、一分川”。

新安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立新安县,取“新治安宁”之意。此后,新安县的行政地位和辖区经历了多次变化,包括隋朝时期的谷州,唐朝时期的河南府等。直至现代,新安县一直是河南省洛阳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安大丞相府的李渊还没来得及高兴,山东地区也传来战报,称李孝恭在征抚山南、山东地区的过程中,这些地区的大部分郡县也相继归附,为唐朝的统一和稳定再次作出了重要贡献。

前文讲过,山东地区(非今日山东省)在唐代主要指的是黄河下游以东的地区,包括今天的河南省东部、山东省以及更东部的地区。唐朝时,这一地区是唐朝与突厥等北方民族的重要边界。山东地区的战略地位在唐朝时期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唐朝与北方民族的边境防御中具备不可或缺的作用。

李渊看到目前形势一片大好,自己的实力由长安为中心,向周边迅速辐射,可谓遍地开花,于是在诸位谋士的建议下,又派人再次抚慰巴蜀,以巩固唐军在巴蜀的控制,尤其是加强了对山南道的绝对控制。山南道处于国家版图中心,北倚王畿(王畿是指古代天子都城附近的土地,也常用来比喻京城或首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关于南征巴蜀的将领,多部史书中各表不一。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陈乐保教授曾在《巴蜀归唐及其历史意义》发表论述:“传世文献对这一段历史记载疏漏,错认为招抚巴蜀的负责人是詹俊、李仲衮。其实不然,山南、巴地三十余州由李孝恭招抚,而蜀地先由李袭誉抚定,后有段纶继其功,詹俊与李仲衮只是充当副手。”

陈乐保教授文中提到的李袭誉,字茂实,祖籍陇西狄道,后迁居金州安康(今陕西安康市石泉县)。隋唐时期金州安康(今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人。出仕隋朝冠军府司兵,唐朝建立后,历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凉州总管、同州刺史等职。在李唐统一战争中,李袭誉参与了平定南方割据势力,为唐朝的稳定和统一作出了贡献。他还大兴水利,引来雷陂的水,建造起句城塘,能灌溉七八百亩良田,使得扬州粮食大丰收。

李袭誉被后人视为有智慧、有谋略的人,他的事迹和精神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他性格严肃庄重,为官端正清廉,喜爱读书,手不释卷。他日常生活非常节俭,厚待宗亲,所得俸禄按宗亲的人口分发,剩下的钱就请人抄书和购买纸笔写治学心得

李袭誉对子孙的教育非常重视,他留下的家训《戒子》强调了勤劳、节俭和读书的重要性。他认为,子孙应该通过耕种、养蚕和读书来自立于社会,而不是依赖他人的施舍。李袭誉的一生是对国家忠诚和奉献的典范,他的故事和精神至今仍然激励着人们,也是当今我们后人自思自省的典范,李袭誉的精神对于当今社会而言更应该作为一种精神传承,一直延续下去。

总之,此时唐王李渊加强了对巴蜀地区的兵力部署,为刚在长安站住脚的李渊来说提供了丰富的粮食资源和人力物力,对日后唐朝的建立和统一天下起到了重大作用。归唐后的巴蜀地区成为李唐平定南方的基地,唐军凭借巴蜀的丰富资源在后来迅速平定萧铣割据势力和攻取江南地区起到了关键作用。巴蜀归附揭开了唐朝大规模经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序幕,对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巴蜀地区充足的粮食储备帮助李唐度过了开国时期的粮食紧缺难关,并成为陇右、河西地区军费的重要来源,不仅是唐王李渊平定南方和经营西南地区的军事和政治基地,而且对唐朝的统一大业和西南边疆的稳定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我们后文将详细进行讲述。

就在历史的脚步将要迈过公元617年这个多灾多难之年时,李渊又接到探马来报,称农民起义军张善安率众袭击并成功攻陷庐江郡。

庐江郡的主要部分大致对应今天的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以及周边的铜陵市、池州市等地区。遗憾的是,由于历史资料的缺失,关于隋朝庐江郡下辖的具体郡县信息难以确切考证。但根据历史资料,可以确定的是,庐江郡在历史上曾经下辖过舒县、皖县等多个县份。

庐江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南部,地处长江与淮河之间,巢湖之滨,东临巢湖市和无为县,南接枞阳县和桐城市,西连舒城县,北依肥西县。庐江县历史悠久,早在秦朝时期就已设立庐江郡,治所设在合肥。汉代时,庐江郡治所迁至舒县(今庐江县西南)。隋朝时期,废庐江郡,改设庐江县,隶属于庐州。唐朝时期,庐江县曾一度被撤销,后于宋朝恢复。元朝时期,庐江县属庐州路。明清时期,庐江县一直隶属于庐州府。

2011年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庐江县旅游资源丰富,是华东地区旅游大县。主要景点包括周瑜墓、庐江奎星楼、武壮公祠、汤池温泉度假区、百花寨省级森林公园、冶父山等。

庐江县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着名的历史人物包括三国名将周瑜、甲午海战中自杀殉国的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抗日战争中国远征军名将孙立人等。庐江县还是西汉学者文翁的故里,文翁在庐江县推行文治,对后世影响深远。此外,庐江县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庐剧、黄梅戏等。

很值得对历史遗迹和文化感兴趣的读友们前去体验和感受。

公元617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张善安袭击并攻陷庐江郡。

张善安是兖州方舆(今山东济宁附近)人,十七岁时,张善安亡命为盗,转掠淮南,后加入起义军。张善安之后又夺取豫章郡,之后看到唐朝发展壮大,不得以以虔、吉等五州投降唐朝,被唐朝朝廷任命为洪州总管。武德六年(623年),张善安反叛唐朝,与辅公祏联合,后被唐朝击败并处死。

张善安成功攻陷庐江郡后,考虑到自己势单力薄,便顺势渡过赣江,前往东北方向的豫章意图归附林士弘。

赣江是长江主要支流之一,江西省最大河流。赣江发源于赣闽交界武夷山脉的赣源岱崂峰西侧。自南向北流经赣州市、吉安市、宜春市、南昌市,在南昌县三江口注入鄱阳湖。赣江在南昌穿城而过,为南昌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是城市重要的水源地,同时也塑造了南昌独特的江景。

隋朝时豫章郡在今天的江西省南昌市一带,治所设在南昌县,辖18县,包括南昌、庐陵、彭泽等,辖区与今江西省境基本一致。

虽然庐江县不直接与南昌市接壤,但两者之间通过赣江相连,赣江的流向和内容对了解两地间的地理、历史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豫章郡,设立洪州总管府,府治仍在南昌。隋炀帝大业初年,洪州又改为豫章郡,但很快又改为洪州,以豫章县为郡治(相当于市政府所在地)。

豫章郡是农民起义军领袖林士弘势力范围。

林士弘出生于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以豪迈爽直、武艺超群且富有谋略着称。大业十二年(616年),他随同乡操师乞率众起义,任大将军,攻占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在操师乞战死後,林士弘继领其众,大败隋军于鄱阳湖,杀隋将刘子翊,众至十余万。初称南越王,后称帝,国号楚,定都豫章,年号太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