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大唐凌烟阁排名 > 第83章 李轨称帝王轨降唐唐高祖女婿赵慈景战死蒲坂城(第1页)

第83章 李轨称帝王轨降唐唐高祖女婿赵慈景战死蒲坂城(第1页)

武德元年(元618年)十一月初四,凉王李轨称帝,改元安乐。唐高祖闻讯后大怒,由此断绝跟李轨的关系,并囚禁后者派遣的使者邓晓。

我们前文讲到过,早在两个多月前的八月,李轨派遣兄弟李懋前往长安进贡与高祖李渊交好,打算投靠唐朝,随后,李渊又命令鸿胪少卿张俟德,前去册封李轨为凉州总管,并封他为凉王。

张俟德是唐高祖李渊派遣的使者,持节前往凉州,前去册拜李轨为凉王、凉州总管,并称呼他为从弟。然而,张俟德尚未抵达姑臧城,李轨便已经称帝。李轨称帝后,立儿子李伯玉为太子,设置百官。

其实,李轨占据河西后,其权力欲望就开始日益膨胀,面对唐高祖李渊的封赐,他怎会满足于凉州总管和凉王的职位,而是渴望更进一步,成为皇帝,以实现更高的权力和地位。他的野心逐渐显露,开始积极谋划称帝之事。

李轨的部下曹珍等人见状,便劝说他效法南北朝时期的萧詧。表面上向强大的唐朝称臣,以示谦卑,但实际上保持自己的帝号,以此来维持河西地区的独立性和权威。

萧詧(519年-562年),字理孙,是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西梁(后梁)的开国皇帝。太清三年(549年),萧詧的兄长河东王萧誉受到湘东王萧绎的攻击,萧詧率众攻伐江陵,兵败后向西魏称藩,请求援兵。西魏攻破江陵后,萧詧被立为梁主,建立西梁,年号大定。

曹珍对李轨说道:“大王,如今天下未定,唐朝虽强,但远在关中,难以直接控制河西。不如暂且称臣,以避其锋芒,同时保留帝号,以稳固人心。”

李轨听后深以为然,遂采纳了这一建议,殊不知,他这个选择已经把自己至于万劫不复的道路。

李轨称帝后,与唐朝的关系迅速恶化。唐高祖李渊对此大为不满,认为李轨此举是对唐朝权威的公然挑战。李渊愤怒地说道:“李轨不过一介边将,竟敢妄自称帝,实乃大逆不道!”

于是,他下令扣押了李轨派往长安的使者,并开始秘密策划讨伐李轨的事宜。

与此同时,李轨的内部也出现了严重的分裂。皇子李仲琰与大臣安修仁等人为了争夺权力,互相倾轧,与谋臣梁硕存在政治矛盾后,开始诬陷梁硕蓄意谋反。

梁硕是唐初的一位重要人物,主要活跃在李轨建立的大凉政权中,被任命为吏部尚书,成为李轨的主要谋士之一。梁硕以谋略着称,曾劝李轨提防从西域迁来的胡人,因而与户部尚书安修仁交恶。由于他的智谋和影响力,梁硕在李轨政权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从而引起其他政治势力的妒忌,他的策略也引起了一些内部矛盾。

李仲琰对李轨进言道:“父王,梁硕此人居功自傲,近日与唐朝使者往来频繁,恐有不臣之心。”

安修仁也趁机附和,称梁硕暗中勾结唐朝,意图颠覆李轨的政权。

安修仁是武威郡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人,家族在凉州地区有影响力,祖先可能是西域粟特人统治的安息国后代。在李轨建立的大凉政权中,安修仁被任命为左武候大将军、申国公。在李轨起兵过程中,他负责联络凉州附近的少数民族,里应外合占领了城垣,逮捕了当时的隋朝官员,为李轨建立了割据政权。安修仁在李轨与薛举等势力的对抗中,参与了多次军事行动,帮助李轨巩固和扩展其势力范围。安修仁虽是李轨的亲信,但在李轨集团内部斗争中,他与其他内部势力也有联系。李轨死后,安修仁被唐朝俘虏并押往长安,最终在长安被处死。

李轨听信李仲琰和安修仁的谗言,在未调查核实的情况下,命人毒死了梁硕。梁硕的死导致李轨集团内部人心惶惶,许多他的旧友同僚心怀疑惧,不愿再为李轨出力,导致其统治集团内部人心涣散,统治基础严重动摇。

面对内部的分裂和外部的压力,李轨的新政权显得岌岌可危,面对已经羽翼丰满的唐朝,他和大凉政权的结局可想而知。

十一月初七,王轨在滑州派使者向长安唐朝朝廷送来降书。前文我们讲过,王轨原为隋东郡通守,宇文化及攻打东郡时被迫投降,因看不惯宇文化及的为人,不久逃亡投靠李密,李密命其驻守滑州。

隋唐滑州是今安阳市的滑县,它位于河南省北部,滑县东邻濮阳,西界延津、浚县,南与封丘、长垣相连,北与浚县、内黄接壤。滑县是安阳市下辖县,处于黄河冲积扇的顶端,黄河故道横贯其中。古滑州治所在滑县,下辖卫南县灵昌县、韦城县、胙城县、匡城县、酸枣县、白马县。

滑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5000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先民即在此定居。上古帝颛顼都于帝丘,夏、商封侯于韦城,西周建南燕,东周卫王建都于楚丘,秦置白马县,汉魏设东郡,北周设滑州,明降州为县至今。今滑县还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瓦岗寨遗址、明福寺塔、欧阳书院等名胜古迹,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和自然美景的地方。

王轨听闻李密被王世充战败投降唐朝的消息后,其所在的滑州也面临着严重的军事危机,为了保全自身和部下的利益,于是选择投降唐朝。

此时的十一月已是深秋,唐朝的长安城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秦王李世民平定薛仁杲后,率领唐朝大军正从陇右凯旋而归,即将行至豳州。

古豳州大致位于现今的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一带,在长安城的西北方向,两地相距约110公里。根据《说文解字》和《汉书·地理志》的记载,豳州在周朝时是豳国的国都,位于今陕西咸阳地区的彬州、旬邑、长武之间。

隋开皇三年(583年),豳州被废置,白土县治迁入豳州城,大业二年(606年)撤销豳州后属宁州,三年改属北地郡,义宁二年(618年)复置新平郡于新平县。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豳州。开元十三年(725年),因“豳”与“幽”字形相近易混,改为邠州。天宝元年(742年)邠州改为新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邠州。其治所在现今的彬州市,下辖多个郡县,包括新平、麻亭、三水、宜禄等县。具体来说,其辖境相当于现今的陕西彬州、永寿、旬邑、长武等地区。

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彬州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古称豳国,是周人祖先公刘的居地。西魏时置豳州,唐开元年间改为邠州,1964年改为彬县,201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彬州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主要景点有大佛寺石窟、豳州驿、侍郎湖、花果山、彬塔、程家川风景区、太极湾火车站彬州站、彬州东站等。大佛寺石窟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遗址,被誉为“关中第一奇观”。

彬州市逢年过节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社火表演等,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2024年春节期间,彬州市城关街道北街村的社火队伍走街串巷,为市民送祝福,展示了浓郁的地方民俗风情,这里是体验传统文化的绝佳之地。

唐初,豳州作为边防重镇,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唐太宗李世民曾在豳州遭遇突厥骑兵,并成功化解了突厥的入侵危机。此外,豳州在唐朝初期的政治和军事布局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秦王李世民的军队旌旗猎猎,甲胄鲜明,马蹄声震得沿途百姓纷纷避让。太极宫内,皇帝李渊已获悉秦王李世民即将归来,正与群臣商议战后处置事宜。这位大唐开国皇帝眉头紧锁沉声道:“薛举父子残暴不仁,屠戮我大唐将士无数。此番虽已平定,然其党羽众多,若不严惩,何以告慰阵亡将士在天之灵?”

话音刚落,侍中李密出列奏道:“陛下,臣以为不妥。薛举及其子薛仁杲势力之所以败亡,正是因其残害无辜,失尽人心。今陛下初定天下,当以仁德服人。若效其暴行,恐失天下归心。”

李密虽已归顺大唐,但言语间仍带着几分昔日在瓦岗寨时的傲气。

李渊沉吟片刻,目光扫过殿中群臣。裴寂、刘文静等重臣纷纷点头称是。皇帝终于开口道:“李卿所言极是。传朕旨意,只诛首恶,余者皆赦。”

这时,李密又上前一步:“陛下,臣愿往豳州迎接秦王凯旋。”

李渊略感意外,但仍点头应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