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大唐之师 凌烟阁第一功臣 > 第27章 李密王世充鹬蚌相争对峙洛阳城李渊誓师兵起乾阳门(第1页)

第27章 李密王世充鹬蚌相争对峙洛阳城李渊誓师兵起乾阳门(第1页)

李渊安排郗士陵前去山东地区开展招抚工作后,心中开始酝酿着另一项重大计划。

他命人找来刚从突厥回来的刘文静,神色严肃地说:“文静,现在有一项艰巨的任务要交给你。”

刘文静看着李渊,应道:“大人只管吩咐。”

李渊说道:“胡人的骑兵凶猛异常,若能引入中原,必将成为我军的一大助力。然而,我也有我的顾虑。”

刘文静问道:“大将军您有何顾虑?”

李渊踱步到府堂中央,说道:“考虑到刘武周此人野心勃勃,突厥人又时常见利忘义。我担心他会勾结突厥骑兵,共同成为我们边境的祸患。若我们能先借助突厥骑兵来此壮大我军声势,也是极好的。然而,突厥骑兵毕竟凶猛,若不能妥善驾驭,恐会引狼入室。”

刘文静听后,点头表示赞同,说道:“大人您所虑极是。”

李渊沉思片刻,接着说道:“因此,我想让你再次出使突厥,只借几百骑兵来壮大声势,这样其兵力在我军中势单力薄,也容易管控,其余的,便无需过多考虑了。”

刘文静拱手道:“属下明白了。那我现在便前去准备,立即出发前往突厥,按您所说,请得突厥援兵。”

李渊拍了拍刘文静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文静,突厥人狡诈多变,你要时刻保持警惕,此行务必谨慎。”

刘文静郑重地点头答应,拜别李渊,转身离开大将军府,准备行装去了。李渊望着他的背影,心中暗自祈祷:希望这次出使能够顺利,早日实现统一中原的大业。

进入七月,李密的势力如同蔓延的野草,不断侵蚀着隋朝的疆土。东都洛阳的局势传至江都,隋炀帝一听又是李密,大为光火。

最终杨广艰难地做出决定,派遣江都通守王世充统领江、淮一带的精锐之师火速赶赴东都,这些江淮子弟兵向来都以勇猛无畏、善于征战而声名远扬。

同时,命令身经百战的将军王隆,率领邛崃(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以及黄州(今湖北省麻城市)的蛮族军队一同出征。

王隆,太原祁县人,王隆在隋朝的开国和治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向隋文帝杨坚上奏《兴衰要论》七篇,分析了六国的得失,显示了他的政治洞察力和对时局的深刻理解。他的这些建议得到了隋文帝的赞赏,并被任命为昌乐县令,后迁任忻州铜川县令,颇有令名,民望甚高,被称为“铜川府君”。

王隆的儿子王通,是隋唐时期着名学者,被尊为“河汾学派”的创始人,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隆带领这支蛮族军队,在战场上善于利用“闪电战”打法,就好似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刃,往往能够出其不意地给予敌人又快、又准、又狠的致命一击。

除此之外,杨广还命令河北大使太常少卿韦霁与河南大使虎牙郎将王辩等一众将领们,也纷纷率领着自己麾下的部队马不停蹄地向东都进发。

韦霁是北周太傅韦孝宽的第五子,凭借其家族背景和个人的才能,在隋朝时期担任了多个要职。北周时期,韦霁官至使持节、开府仪同大将军,封为安邑县(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开国伯。进入隋朝后,韦霁继续其职业生涯,同样担任太常少卿等要职。其家族成员中有许多人也在隋、唐时期担任重要职务。

王辩(562年—617年),字警略,冯翊蒲城(今陕西蒲城)人。其自幼喜好兵书,善长骑射,慷慨有大志。北周年间,以军功授帅都督。隋朝开皇初年,迁大都督。仁寿年间,升任骠骑将军。隋文帝杨坚时期,王辩参与了平定汉王杨谅的叛乱,因功被赐爵武宁县男,食邑三百户。隋炀帝杨广登基后,王辩参与了多次对外征战,包括征讨吐谷浑和高句丽,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可惜的是,王辩随后在与王世充联手讨伐李密时,因王世充的错误指挥导致战役失败,王辩在退兵败逃途中溺水身亡。

此次隋炀帝杨广的大规模调兵遣将行动,可以说是倾尽了所有力量,只为能够一举剿灭那个让隋朝官员头疼不已的李密及其瓦岗军势力。

早在四月,王世充曾率领淮南的一万士兵交给东都备守。此次,王世充行军到达彭城(江苏省徐州市)时,因为得知李密的军队人数众多,感觉自己兵力不足,便暗自思忖:“李密此贼势力庞大,我这区区一万人怕是不够他塞牙缝的,若此时强攻,恐怕只是徒增伤亡。”

在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咬了咬牙,悄悄地从黎阳(今河南省浚县)渡过黄河到达东都,与之前留在东都的一万人马会兵一处。

王世充进入东都后,稍作休整,仅过三日便点精兵两万,汇于校场,王世充对着将士们高声喊话道:“此次前往东都,乃是为了保我大隋江山社稷,尔等当奋勇作战,不可有丝毫懈怠!”。

之后王世充率领两万人马,浩浩荡荡向着回洛仓方向出征了。行至洛北,便遇到已做好战斗准备的李密的军队。

王世充军队率先发起攻击。王世充一马当先,挥舞着长枪,大喊:“将士们,今日定要冲破敌阵!活捉李密!”

霎时间,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动地,马蹄扬起的尘土遮蔽了天空。

然而,李密的军队早有防备,防守极为严密。那些训练有素的瓦岗军士兵们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如同铜墙铁壁。王世充的攻击一次次被抵挡回来,每一次冲锋都伤亡惨重的。

王世充心中暗恨:“这李密竟如此难以对付,可恶!”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与不甘,最终,随军败下阵来,王世允带着残兵败将灰溜溜的撤回东都城中。

王世充的军队未能突破李密的防线,在攻击中遭受了损失,最终未能改变东都的战局。

晋阳城的李渊得到探马传来的消息,得知了李密与东都洛阳的隋军正在对峙,目前不会对太原唐军大本营造成威胁。于是,未等出使西域筹借骑兵的刘文静回来,便召集文官武将齐聚大将军府,商定出兵关中之事。

李渊威严地端坐在大堂之上,他那犀利而又透着雄心的目光缓缓扫过堂下的众将官。此时的大堂内,气氛庄重而又充满着一种跃跃欲试的激情,只听李渊铿锵有力地讲道:“如今这天下局势,于我等甚是有利。关中,那是一块绝佳之地,沃野千里,山河险要,物阜民丰。若能一举夺得此地,凭借其地理和物产之优势,大业必定可图。这天下,如今已乱,百姓苦于战乱久矣,我等兴兵,当以顺应天命,拯救苍生为己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