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囍帖街伴奏 > 伍-12出来吧我看见你了(第2页)

伍-12出来吧我看见你了(第2页)

纪年摊开来一看,她和纪岁这么多年的利是钱,每一笔都清清楚楚。

她眼睛一热,头偏向另一边,嘴里却继续讲:“现在都是线上转账了,哪有人还这样拿着一叠钱放信封里。”

“哦哟我知道你们后生仔女又是微信又是支付宝又是电子银行,我这些老人家就喜欢给一叠钱,一叠厚厚的钱,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多好。我还喜欢银行存折,打开能看到一笔一笔的进出记录,那些油墨字看着比手机屏幕有温度。”

见她若有所思,何美珍笑着叹了口气:“你阿妈老啦。”

若是纪岁听到这句话,一定扑到她怀里撒娇说“哪里老了,妈子你还是一枝花”。可是纪年从小性子就比较酷,鲜有表达情感,她只默默地问了一句:“我们还欠银行多少钱啊?”

“年中的时候tom介绍了一个外贸单我们赚了一笔,现在大概连本带息还差二三十万吧。”

“这个汤姆叔叔这么多年都这么帮衬,真难得。话说他跟萍姐是不是……”

“哈哈年年你真是后知后觉啊,对啊汤姆跟阿萍已经拍拖好多年了,不过他们说新时代的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只拍拖不结婚,爱情才不会走进坟墓。”何美珍笑了笑,又摇摇头,“所以啊,每个人追求幸福的方式都不一样,婚庆业也真是要不破不立谋新的出路了,不能一心只盯着要‘拉埋天窗’的人。”

纪年想起阿萍当年在“blingblingluckycloud”的鸡同鸭讲中与tom达成了第一笔买卖,之后发奋自学英语,不仅把这个老外拐过来发展成生意“下线”,还收获了一段爱情。

她想起十五岁那年那个平凡的傍晚,阿萍跟她说过的话:

“我觉得一个人幸不幸福,跟有没有结婚没关系,嫁人也好,一支公也罢,最紧要自己想清楚想要怎样的生活。我觉得呐,把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不靠谱,还不如靠自己,老老实实搵钱发达。”

这么多年过去了,依旧震耳欲聋。

忽然房门被打开,纪岁像阵风似的冲进来:“家姐,我们火了,火了!”

她手机里举着自己的小红书账号“囍帖街小腰精”,其中最新一篇稿子发了不到2小时,竟窜到了上万的阅读量和近千赞,且还在持续攀升。

一个月前,两姐妹讨论出来一个系列vlog试水——《我用一幅漫画换美好》,纪岁作为博主游走在囍帖街的大街小巷,给大大小小的店主画一幅肖像漫画,来换取对方给予的美好体验。在这一个月里,她尝试过用一幅肖像漫画换取了一盒最新口味的囍饼、一盒跟大热Ip联名的喜糖、一次婚纱造型的摄影、一次新娘子开脸、上头的体验……各个店主在与纪岁的闲聊中,或热情或腼腆地介绍了自己店铺的历史、独特的工艺和手艺,还有不少有趣的故事。

她们想通过这种形式来让更多的人认识囍帖街,认识婚庆这个行业。然而这一个月下来浏览量总是不温不火的,还不及之前纪岁各种q版婚纱照来得吸引人。于是她们也在不断测试着词条和内容,看看怎么调整更好。

这一条爆了实属出乎意料,谁也没有想到在互联网出圈的竟然是这个古老的行当——“大妗姐”,也就是婚庆场合女家用以跟随新妇的临时使妈。、

Vlog下面一溜烟的兴奋留言:

“哇,这个梳髻好讲究啊,蝴蝶髻、牡丹髻……犀利过时下古偶剧的满头塑料胶花啦!”

“第一次知道原来‘心抱’就是儿媳——是不能拥抱的亲情,只能用心去抱了,广府俚语真有意思。”

“wow,这么多道工序才送入洞房,好有仪式感啊!”

“原来这个系列vlog做了有段时间了,我要从头刷一遍!”

“囍帖街这么好玩的吗?周末打卡走起!”

……

与此同时也有不同的声音:

“哇,现在谁还‘过火盆’啊,简直是封建余孽!”

“结个婚堪比拍场古装戏啊,累觉不爱啊,别结了吧!”

……

两大阵营你来我往,越吵越红火。

纪年原想设计这个系列,是以年轻人的视角来看待传统的婚嫁文化,每一次的“交换”,都是一次故事的讲述,用一种新颖的方式让大众重新了解婚庆业,感受囍帖街的独特魅力,也一次次地透过屏幕将“幸福感”传递下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