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黄巢流传下来的三首诗 > 第十五章 来日之路(第1页)

第十五章 来日之路(第1页)

仇士良几乎无需确凿的证据,来证实上述传闻。

因为李景让在殿试上,已经承认了自己违规擢升黄举天的事实。

所以,仇士良只需确认李景让与李德裕之间,存在“私相授受”;

便能借此煽动舆论,使得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首封任命状,便是他巧妙地绕过三省,直接下达的一份未加盖任何官印,也毫无效力的废纸文书。

目的是加速舆论在民间的蔓延。

这一举动,不仅能迅速点燃朝堂内外的舆论之火,更为仇士良带来了第二个不可告人的好处:

“使邱慕阳的功名不受外界质疑。”

成亮听后连连点头:

“确实,我在榜单上亲眼所见,邱慕阳位列进士第十!”

随着舆论的爆发,无论朝中御史,还是民间士林,都会不约而同地将矛头,对准德不配位的宰相与名不副实的状元。

有他们在前方吸引火力,名字写在金榜底部的邱慕阳,无疑不会受到太多关注;

使得仇家人打破长期以来,科举取仕对宦官集团的封锁,进而成功在外朝崭露头角。

“我能想到的,李德裕亦能想到。”

这位大唐的宰相绝不会坐视不理,任凭局势恶化。

尽管仇士良攻势猛烈,撼动了李德裕在文官集团中的信誉,但尚不能摧毁他的执政根基。

只需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或书信往来,向关键人物阐明背后的复杂情由,他便有望重新稳固自己的地位。

同时,为洗清自身嫌疑,证明自己绝非幕后推手,力捧一个盐商之子登上状元之位,李德裕必须亲手铲除黄举天。

“于是,第二封任命状应运而生。”

黄举天将其展开,目光落在左下角空白处,那里同时加盖了门下省与中书省的官印。

从程序上看,这似乎是一封合法合规的文书。

然而,任命状上指定的赴任地点——

卢龙镇潞县,表面上与李德裕的故乡相距不远,实则位于臭名昭著的河北三镇之一。

作为晚唐时期著名的割据势力,卢龙镇早已对中央政权既不听调也不听宣,形成了事实上的独立王国。

李德裕利用大唐朝廷的程序,派遣黄举天前往卢龙镇担任县令,显然是设下了一个两难之局:

去,则必将遭遇藩镇军阀的加害;

不去,则将以违抗上命之罪受国法制裁。

“借李德裕之手,顺势将我除掉——这便是第三个好处。”

黄举天嘴边泛起一丝冷笑,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案角漆面竟被生生攥出些许细碎裂纹。

“好在李炎未被完全蒙蔽耳目。我呈上的那首诗,必是深得圣心,他才会颁下第三封任免文书,以此来护我周全。”

虽说官职由县令降为县丞,可赴任之地却从局势复杂的河北三镇,改到了琼州,即后世所称的海南岛。

名义上,黄举天依旧是被贬谪流放至大唐边疆;

如此安排,李炎也算给了李德裕一个交代,后者才会同意让中书省,再走一遍“宣署申覆”的任免程序。

成亮在一旁听得胆战心惊,既对仇士良的老奸巨猾深感厌恶,又为李德裕的冷血无情心寒不已。

“阿郎,这次好不容易躲过一劫,可琼州那么偏远,条件又艰苦,往后我们怎么办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