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孟韦每日回家都灰头土脸的,没有带回消息,无颜见自己的父亲。
方步亭病了一段时间,还是挣扎着起来,小辈不争气,只能靠自己。
谢培东得了吩咐,换个方式,没有去查方孟敖变出来小弟,而是辗转去查方孟敖这段时间和人的往来,以及飞行的航班、线路。
总算有了眉目。春节那几日,军营里没有方孟敖的记录,再通过其他门路深查,总算查去了上海。
知道是哪里,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拿了张孟韦的照片,托了家里忠心的下人,走了一趟上海,什么都清楚了,明诚,明家,在上海,本就是风云人物。
方步亭看着书桌上的资料,老泪纵横。
三十年,失去了这个幼子三十年,失而复得。他不在生父兄弟的身边,也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手下人没办法弄到明诚的照片,递来的是几张报纸。主角都是明楼,身后站着明诚。
脸色平和,神情沉稳,看不出任何的波澜。
方步亭这些年,虽然也是在重庆政府里办事,然而明楼明诚1939年才回国,那时候起,方步亭管得更多的,已经不是国内经济要务,而是和美方的物资流通,中央银行的外汇走账。
父子便又多错过了这些年。
尽管这是新政府的报纸,他的幼子披的是汉奸的外皮。然而他更相信,他的那个脾气火爆的长子,既然能够独自跑去上海认了幼弟,还安全跑回了西南前线,那么这个儿子,还有这户人家,就绝对没有表面上的那么简单。
他应该高兴的。
幼子流落在外,碰见了好人家,过的日子不比在他身边差。吃穿无忧,留洋学艺,如松如柏。
然而他错过了这个孩子三十年,他的喜怒哀乐,辛苦忧虑,与他这个生父一点关系都没有。一辈子,到死,都无法补偿。
方孟韦蛰摸进来,自己的父亲前两日就见了派出去又回来的下人,然而却闭口不提家里小弟的事情,他憋不住自己的心思,想问。
&ldo;你不和木兰出去?&rdo;这一日是周日,木兰不缠着方孟韦就是有鬼了。
&ldo;爸,都两天了,你总能和我说说小弟的事情吧。&rdo;方孟韦赖着不走。
方步亭看看那份报纸,再看看眼前的儿子。
方孟韦,从来不会有那种神情。方步亭走了一辈子的明路暗路,知道什么样的人,才会有那样的眼神。
&ldo;现在不是时机。&rdo;方步亭把东西收好,&ldo;该见面的时候,就会见面的。生是方家的孩子,就一辈子都是方家的孩子。&rdo;
方孟韦不太满意这样的回答,&ldo;小弟在上海?收养他的人对他好不好?不能把他接回家吗?家里条件不比他那儿好多啦?&rdo;
&ldo;你要是真的吃饱了没事干,练琴去。&rdo;方步亭手边的纸上写的就是明诚在巴黎时候的履历,艺术系硕士学位,还是提前读的硕士。音乐系才子。政治经济系教授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