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顾晨坐在桌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紧锁着面前的那封匿名信。
这封信里不仅包含了某位金融高层的活动记录,还隐晦地指出,近期针对他的调查,很可能是这位高层在幕后推动的。
“如果这个信息属实,那幕后推手至少浮出了水面。”顾晨喃喃自语。
“顾主任,要见这位匿名信的提供者吗?”陈东低声问道。
“当然。”顾晨合上信件,语气坚定,“安排时间,我要亲自见见他。”
---
匿名者的情报
第二天下午,顾晨和陈东来到了一家低调的茶馆。包厢里,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三十多岁的男人早已等候多时。
“顾主任,久仰大名。”男人微微一笑,语气带着几分试探。
顾晨仔细打量着对方,缓缓开口:“你是谁?”
男人轻轻放下茶杯,低声道:“我在某家金融机构工作,之前曾负责一些项目的风险评估。”
“那你为什么要把这份情报送给我?”顾晨直接问道。
“因为我看不惯那些暗箱操作。”男人语气平静,“顾主任,您可能不知道,最近一系列针对您的调查,不仅仅是有人想削弱您的影响力,而是想彻底让您在金融系统里失去立足之地。”
顾晨眼神一沉:“说得具体一点。”
男人拿出一叠文件,推到顾晨面前:“这些是最近几个月某些金融高层私下会面的记录,他们正在策划新的布局,而您,是他们必须清除的障碍。”
顾晨翻看文件,里面记录的内容让他眉头微皱:“这些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主要是针对金融改革政策的调整。”男人压低声音,“他们希望阻止某些监管措施的推进,而您的改革方向,正好和他们的利益相冲。”
顾晨合上文件,心中已有计较。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金融政策的争夺,而是一次权力与利益的较量。
“这份资料,我会好好利用。”他抬起头,看着男人,“不过,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男人微微一笑:“顾主任,如果您能稳住局势,希望能给我们这些真正想做事的人一些空间。”
顾晨点点头:“如果我能赢,这一点可以保证。”
男人起身,微微欠身:“那我就期待您的下一步行动。”
---
媒体战场的较量
与此同时,财经媒体的舆论攻势仍在继续,一些文章隐晦地暗示顾晨的政策“过于激进”,甚至有匿名评论称他的决策“可能会影响市场稳定”。
“顾主任,现在的舆论对我们不利。”陈东焦急地汇报道,“如果我们不反击,恐怕风向会被彻底带偏。”
顾晨冷静地思考片刻,随后沉声道:“让我们的人联系几位权威经济学者,发表几篇专业文章,重点阐述改革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