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总长,我觉得忠华的意见,可以考虑。&rdo;就在卫忠华郁闷的时候,岳父骆绥兵出来帮他。
孙湖对骆绥兵说:&ldo;绥兵,你不要宠着忠华,你多想想战败的后果。占领马六甲和婆罗洲保护战不一样,这里是我们的根,我们一定要打,马六甲一开打,西方肯定会全力反扑,我们获胜的把握太少,还是先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再说。&rdo;
骆绥兵说:&ldo;总长,不,我觉得忠华说得有道理,这是机会,或许是我们唯一的机会。要是我们趁英国人没有防备,一举拿下马六甲,就可以把西方强国挡在南洋外,更有利我们发展……&rdo;
孙湖转头对卫忠华说:&ldo;你要是答应一些条件,我允许你开战。&rdo;
卫忠华答道:&ldo;总长请说。&rdo;
&ldo;要是开战,人员你可以征调,我们也会动员民众尽力支持,会尽力给你筹集粮食。但是伤亡士兵的抚恤费,你要想办法解决,枪支弹药的补充也要你自己想办法解决,你看如何?&rdo;孙湖咬着牙把话说完。
卫忠华知道这是外公对他最大的支持,他站起来,对大家说:&ldo;总长,我答应你的条件。除了民兵和预备役人员外,我不再抽调任何人员,建设婆罗洲拜托大家。&rdo;
解决完伤亡士兵事宜,大家就展开对偿还民众钱粮的讨论。
财政部部长邓川通说:&ldo;从目前财政情况,我们屋里偿还民众的债务,总长,能不能延缓五年时间,五年后我们连利息都一起还给民众。&rdo;
孙湖对邓川通说:&ldo;要是你能保证五年后,把钱粮还给民众,我们可以做做工作。&rdo;
借给婆罗洲政府钱粮,民众只占40,多数是婆罗洲大种植园园主,大矿山主,以及大商人,这些人跟孙家、卫家都有很深厚的关系,孙湖觉得说服不难。孙湖还决定给这些人更多优惠政策,补偿他们的损失。
接下来,大家商谈经济政策问题,原先实施战时经济政策,所有物资都收集起来,由政府分配,按人口进行供粮。大家觉得按照目前情况,要是恢复以前那样子,很多人会饿死,于是决定继续实施战时经济政策,为期五年。
在这五年内,所有的土地都由国家管理,由国家集中人员生产,所得的物品也归政府所有。五年后,这些工厂、种植园都归还原来主人。
对于这点,孙湖和骆绥兵也觉得可行,他们去找一些人说明下,相信他们也会答应下来。只是大家需要再过五年苦日子。
由于政府没钱,就没办法重建兰芳城,老爷子很无奈,就来跟李老爷子说明。
李老爷子听到钱粮五年后归还,土地、矿山和工厂也等到五年后归还,他没说什么,因为那些牺牲的烈士都没有得到抚恤费,还跟老爷子说:&ldo;总长,你我不要说这些,你把孙家和卫家的所有都捐出来,我们李家也不会让你为难,只要我们的国家能够强盛起来,我们的子孙自然就会过上好生活。你也不用担心其他人,我去帮你说去。&rdo;
李老爷子把原来兰芳城大圣人召集来,在他说明下,一些听到还要过五年苦日子的人,也收起不满情绪。他还跟这些从兰芳城出来的人说:&ldo;现在政府很困难,我们自己来建造兰芳城,你们看啊可能,行不?&rdo;
这些商人听到要重建兰芳城,他们都答应下来,毕竟他们在兰芳城生活几十年,这份情感已经深深嵌入骨子里。
原来生活在兰芳城的民众,他们也自发动员起来,都说自己动手建造新兰芳城。
不单单兰芳城人理解婆罗洲政府的难处,来投奔的华人也自觉投入生产建设中,马来人听到政府继续供养粮食,绝对不饿死一个人,他们也踊跃加入生产建设中。
为了安稳马来人,会议后,卫忠华发动各军做好慰问烈士家属的工作。他自己也带着骆颜和阿拉木丁到高坪各家各户慰问,烈属听到卫忠华亲自来慰问,他们也很感动,有些有情绪的民众也平息了怨恨。
为了慰问烈属,卫忠华跟骆颜说:&ldo;颜儿,我还有其他事情,你能不能帮我个忙?&rdo;
骆颜听到卫忠华叫她做事情,还以为又是叫她去找父亲和老爷子,就说:&ldo;你说吧,我尽力就是。&rdo;
卫忠华说:&ldo;颜儿,你理会错了。我想请你到马来人聚居区,代我慰问哪些烈属。&rdo;
骆颜听说不是到父亲和老爷子那里去撒娇,而是去慰问哪些伤亡战士的家属,她立马就答应下来。骆颜很有同情心,她跟随卫忠华慰问高坪烈属的时候,听到他们中有些家人很困难,就想办法帮助他们。
骆颜并不是一个行动,而是跟苏丹夫人,以及婆罗洲政府要员的夫人一起行动。马来人这次伤亡了这么多人,不可能没有一点怨言,当他们看到这些夫人来看望他们后,他们才知道华人一样死了不少人,他们沉积在心里的怨愤也慢慢消除。
这些夫人都叮嘱安置他们的官员一定要认真做事,也交代烈属家人有困难来找她们。
卫忠华没花多少钱,就轻松平复马来人的怨心。
第130章结局
更新时间2013-5-1418:07:36字数:2117
在反击英军这半年时间里,卫忠华命令林利法带兵进攻澳洲。
林利法带着澳军俘虏,前往澳洲要粮食,英国澳洲总督以为前线作战取得胜利,极力动员民众捐粮。林利法把澳洲粮食运到望加锡,也顺手把澳洲沿海大小船只都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