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识的道人,谁还能缺少美女而跑到息馆里。就是到息馆的道人,他们也不会在一楼大厅停留,不是在包厢就是身边围着一大圈人。
而且这位留下这道法传承的人根本就没有想到将这个传承给凡人得到。
他的目标选择:至少是那些与他一样放荡不羁的有道识的修道者,凡人和士人不在他考虑之列。
风萧萧是凡人,没有道识,本来也不可能被感悟的,可是他有道根。
修道之人不都说道根是编纂出来的,是凡人心灵的慰籍吗?
道根是修道界千万年来的传说不错,但是道根其实是存在的,拥道根之人就与全道之体的人一样,稀少。
而且,拥有道根之人很难拥有道体。
这是道意!
道是不会给一个人既拥有了道之体,还让他拥有道根。
这就是道的辩证核心。
现在的风萧萧实际上不是一个人的风萧萧,也是特列。这也是阴极为阳,阳极为阴的辩证。
在玄之世界的拥有道根之人,由于他们不具备道之体,他们基本上都在开门这一关被筛了下去,永生不能再起道途。
而且,一个普通人家如何能拥有道之意境的东西呢?
纵使道根是天生地养的,但是没有道之意境给他共鸣,他如何能够牵动道之力让凡人渐渐地拥有了道之体呢?
这玄世界的修道者,他们不知不觉得就将这先天的,所有道在它面前都无所遁形的道根,给抛弃了!
他们理所当然地选择了后天,修道修炼出来的道识,然后利用道识与道之意境感悟、契合和共鸣。
但,这后天的道识如何能够与先天的道根相比呢?
道之意境,有道根者,他根本不需要去入定感悟。他只要心神与这道之意境雷同,只要他愿意与这道之意境产生共鸣,他就能随时随地,感悟这道之意境,牵动这道之力。
现在,在玄世界修道之士中的修道高人都否决的道根,风萧萧如何能够知道?
所以风萧萧在息馆第一次感悟到《逍遥道决》所携带的道之意境时,他只是朦朦胧胧地认为这个可以证明他还能起道途。
他之所以那时能够感悟,是因为在息馆,那时他憋屈不甘的心情经过息馆环境淡化,他已经从容了。当时他的心境与《逍遥道决》的道之意境雷同。
回到家中,风萧萧只是一味地想到自己还能重起道途。他那时就如同溺水的人见到一块木板,他都拼命了,这时,他如何能够悟道?
不自然,违背了道法自然的本意,他还能与道之意境共鸣?
现在风萧萧又与《逍遥道决》的道之意境共鸣了,并获得了《逍遥道决》的道法传承。
那是因为风萧萧在家里,饭饱后无事可干,正在回忆他过去看的,对于修道作用不大的书籍内容和传说,心境自然是淡定的,这也是雷同。
道根帮助了风萧萧引道之力入体,并破体成士,起道途了。
但是,风萧萧宛如吃了鸡蛋又想知道鸡蛋怎么来的的一样,想自己一个人弄清楚这个事情,他简直自寻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