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家的呼喊,剧院的灯光陡然暗下。
原本喧闹的剧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屏住呼吸。
在这灯光骤暗的剧院里,舒绮梅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十六岁那年。
那是个蝉鸣喧嚣的夏日,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一地碎金。
舒绮梅怀揣着对戏曲懵懂却炽热的向往,踏入了那座古朴的戏园子。
戏园子里弥漫着淡淡的檀木香,墙上挂着一幅幅泛黄的戏服照,每一张都像是在诉说着过往的辉煌。
舒绮梅的恩师,一位面容和蔼却在戏曲上极为严苛的老人,正站在戏台中央,身姿挺拔,举手投足间皆是韵味。
“戏曲,讲究的是一招一式皆有章法,一颦一笑皆是故事。”
老人的声音醇厚而有力,在戏园子里回荡。
舒绮梅就那样站在台下,仰望着台上的恩师,眼中满是崇敬与向往。
从那一天起,舒绮梅便跟着恩师,从最基础的台步、手势学起,一招一式反复练习。
常常练到汗水湿透了衣衫,双腿酸痛得难以站立。
无数个日夜,恩师的教导如影随形。
当她因为一个动作总是做不好而沮丧时,恩师会轻轻拍着她的肩膀,耐心地为她示范。
当她在台上紧张得忘词时,恩师会在台下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她,给予她重新开始的勇气。
后来,恩师离世,那是个阴雨绵绵的日子,整个世界都仿佛被阴霾笼罩。
舒绮梅站在恩师的墓前,泪水与雨水交织在一起。
她知道,自己肩负着恩师的期望,要将戏曲传承下去。
如今,站在这熟悉又陌生的舞台上,看着身旁的芳绮兰,就如同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恩师的身影似乎又在眼前浮现,舒绮梅知道,恩师一定在某个地方看着她,看着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整个空间被静谧笼罩,唯有舞台成为视觉的焦点。
巨大的蒸汽灯释放出柔和而梦幻的暖黄色光芒,从上方倾泻而下,将舞台铺成一片暖黄。
舒绮梅与芳绮兰并肩而立,宛如从画中走来的仙子。
蒸汽灯的暖光轻柔地洒落在舒绮梅的面庞,清晰映照出她那精致的五官。
舒绮梅的眼眸明亮而深邃,在灯光下闪烁着光芒。
随之,舒绮梅抬手轻轻理了理鬓边的碎发,细腻的肌肤仿若被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边,泛着柔和的光泽。
舒绮梅的衣服,镶嵌着精致的机械小零件。
此刻在灯光的照耀下,这些小零件闪烁着细碎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