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再将煤和黄泥按照八比二的比例混合。
同时使蜂窝煤更易燃烧,在其中还添加了少量的木炭粉、土硝,随后利用模具不断的压缩。
如此蜂窝煤制作完成!
老朱听后眼睛一亮,尽管他没有听懂,但凭借着对陈羽的信任,仍可以想象到这一项发明有多么的牛逼!
人家陈羽已经实验几天时间,如果毒性没有去掉,今日陈羽也不可能站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谈。
同时这也让老朱心中有些后怕,按照陈羽这么说除去煤中的有毒物质,算的上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那些锦衣卫竟没有汇报问题的严重性。
失职!
看来,等陈羽换府邸之后,还需尽快安排佣人,让陈羽尽可能的远离这些具有危险性的工作。
可下一刻朱棣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豁然抬起头来。
“陈兄弟,如此说来,这煤今后就可以运用到冬日取暖之中?”
朱棣虽是个战争狂人,但并不代表他不关心民生。
大明即将迈入十一月份,寒冬将至。
每每到了这个时期,都会有成百上千的百姓冻死。
这种现象并不单单只存在于大明,而是古时候历朝历代皆如此。
寒冬对百姓而言,就是一道生与死的坎儿。
哪怕朱棣对此焦虑也无计可施,毕竟受限于科技水平的发展,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朱棣清楚的知道煤炭在大明的储备非常丰富,几乎可以说到处都是。
只因煤燃烧后有毒所以需求量不大,开采出来了也多用于冶炼钢铁!
陈羽撇了撇嘴说道:
“老朱,那必须可以啊!冬日的时候你如果想要,尽管到我这里来取就是。”
达官显贵冬日几乎不使用煤炭取暖。
毕竟有钱人不傻,一盆煤炭烧得旺,全家都进火葬场的消息出现后,煤炭在取暖一行的作用就被堵死。
反正这蜂窝煤制造出来也便宜的很,按照自己如今的财力,凭借自己与老朱的关系,供应朱家一个冬天不是问题。
朱棣捋着胡须,沉吟片刻之后开口道:“陈兄弟果然大才,竟可以掌握去除煤炭当中有害物质的办法,并将其制成蜂窝煤……”
“只是不知像这样一个方便实用的蜂窝煤,成本几何?”
朱棣听着陈羽所说制造蜂窝煤的流程,并没有听懂。
但他隐隐感觉此物品一经问世,在冬日所占据市场的火爆程度与精盐有得一拼。
达官显贵必将追捧争抢。
可朱棣认为这样的祥瑞,出世之后受益的人群不能单单只是达官显贵那批。
而应造福黎民百姓!
冬日里的柴火木炭价格昂贵,普通一点的达官显贵烧起来也节省无比。
更不要说黎民百姓,完全就烧不起。
哪怕拾到了柴火,也会用来向富贵人家换取钱财。
所以如果价格太高,对于真正需要蜂窝煤的人群来说,寒冬依旧是他们一个难熬的坎!
陈羽轻轻笑了笑,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反问道:
“老朱,你知道冬日的市面上,一担木炭多少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