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无数文武的面敲定了自己的功劳,蔡攸这才放下心来。换上笑脸道:&ldo;既如此,倒是劳动宣帅了!&rdo;
童贯赶紧率众开口道:&ldo;不敢!此乃下官份内之事。招降耶律大石之功,全赖大人庙算。下官等不过奉命行事,跑跑腿而已。&rdo;
听得此言,蔡攸心中更是大喜,二人相携回城。
入得州府,蔡攸也顾不上路途劳累,挥手斥退其余人等,但留下童贯一人。然后便开口道:&ldo;实情到底如何,还望宣帅细细说与本官。如此本官也好替宣帅在官家面前请功。&rdo;
请个毛的功劳,这招降之功还不得让你一个人吞下去?你无非是担心官家盘问之时露出马脚,这才要问明细节而已。
人家后台硬,自己得罪不起。童贯只能一五一十的将实情细细说来。
蔡攸用心记下,接着便开口道:&ldo;既如此,当请宣帅速速派人前往新城,招来这耶律大石。本官今夜在雄州休憩一晚,明日一早便往白沟河而去,同耶律大石隔河定下此事。&rdo;
童贯不情不愿的点头应下。
唯恐童贯暗中使坏,何况贪了人家的功劳,多少要给人家一点补偿。蔡攸便又压低声音开口道:&ldo;此次若是复燕事成,宣帅封王之事,但包在本官身上。&rdo;
童贯闻言大喜,自蔡京去后,朝中已经没几个大佬肯替自己说话。当红的王黼与自己也无非是利益之交,当初自己用不再支持蔡京复相为代价,这才换来此次领兵出征得机会。虽说自己事后也一再贿赂这王黼,乃至于挖空心思给王衙内立功的机会,奈何并不怎么见效。如今用招降耶律大石的功劳换来蔡攸这位天子近臣,王黼死党的支持,这笔买卖做的过。
当下童贯转忧为喜,对蔡攸自是亲切了几分。当着蔡攸的面唤来亲卫,便命人前往新城送信。
众人自信耶律大石投诚之事已是万无一失,也等不及信使回复。第二日一早,童贯带着麾下文武,亲自陪着蔡攸往白沟河而来。
尚未进营,远远的便瞅着宋军营寨整齐,士卒雄壮,又见得往对岸的浮桥已经搭设完毕,辽军也未来阻止。蔡攸一叠声的夸了童贯几句,对耶律大石投诚之事,乃至于复燕之事,心中更是有了把握。
待到进得营来,种师道、和诜等人纷纷上来拜见。昨日已经向童贯打听过详情,蔡攸对二人之事已心知肚明。
和诜乃招降耶律大石首倡之人,且同辽军关系尚可,招降耶律大石之时犹能出力。故此蔡攸倒是不惜纡尊降贵,同之攀谈了几句,且有赞许之言。
和诜心下自是大喜,这王启年果真是自己的福星。若非此人,自己又怎么会有今日?
对着种师道,蔡攸又是另外一番态度。此人反对伐辽,反对招降耶律大石,尚且数次欲沮招降之事。姑且念在武力伐燕之时,还要靠此人出力,蔡攸虽说没有出口斥责,却也只是冷冷的几句便打发了过去。
营房之中的种照容如今可是清瘦了不少。实在想不明白啊!那小贼自是有诈无疑,奈何如今事情越闹越大,乃至于朝中重臣也掺和进来了。若说无诈,种照容自是不信。若说有诈,如今耶律大石投诚之事又只缺临门一脚。实在是想不明白!
与耶律大石约的是正午时分。奈何蔡攸立功心切,日头才上三竿,众人草草用过午食,蔡攸便领着童贯、雄州城中文武、和诜、种师道及营中大将,满满当当不下百人,一齐往白沟河边而来。
河边早有前锋营士卒搭好凉棚,设下座椅。众人入座之后,一面就着茶水闲聊,一面等着耶律大石的出现。
眼见着茶水热而复凉,凉而复热,日头也渐渐正午,对岸却连一根人毛也没有出现。
眼瞅着蔡攸疑问的眼神,童贯赶紧站起身来解释道:&ldo;事发急促,想必有事耽误了,还请相公耐心稍候。&rdo;
蔡攸也只能耐着性子等了下去。
又是一番茶水热凉,日头逐渐往西而去,蔡攸的脸色也渐渐由淡定改成了铁青。
眼见着日头落下最后一丝余晖,蔡攸终于等不住了,转头恨恨地对着童贯开口道:&ldo;宣帅欲戏本官耶?若是本官招降之功未立,即便宣帅复燕事成,亦休想封王。此事,本官必沮之。&rdo;
据传蔡相公可是同官家共用一个女人的人物,可想而知其在官家面前的地位。若是蔡攸一心使坏,自己封王的美梦注定要落空。童贯心中暗暗叫苦,却也无言辩解,唯有心中对着对岸喊道:&ldo;亲爹哎,你怎还不来呦!&rdo;
第53章此一文一武,必去其一
一直等到夕阳西下,别提耶律大石了,对岸连根人毛都没出现过。
即使是傻子也知道自己被人戏耍了,蔡攸满腔怒火,恨恨的瞪了童贯一眼,一脚踹翻桌椅,领着从人扬长而去。
眼见着蔡攸负气而去,童贯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赶紧领着众人跟上。
事情办没办好属于能力问题,大佬发火,你跟不跟去解释便是态度问题。大宋官场第一守则:&ldo;只说话,不做事&rdo;。大宋官场第二守则:&ldo;宁可能力有问题,也不能态度有问题&rdo;。
蔡攸气愤之下,也不再回宋军大营,领着从人拐了个弯便直往雄州而去。童贯赶紧吩咐诸将各回营寨,自己又领着雄州文武拍马赶上。众人抹黑赶了三十里路,好不容易回到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