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果真的决定死,在那一刻,他会突然抛开一切杂念。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其他的牵挂了。这个时候,人的观察力会突然变得极端敏锐。就在戚文彰抬头的那一刹那,他看到了对准自己的枪口和那个黑亮亮的瞄准镜。不知道为什么他如释重负般地笑了,然后下意识地指点着那个窗口。
两个人目光相对。
三十多年后,陆子明回忆那段经历的时候,仍然能够感到戚文彰的目光如何通过瞄准镜震撼他的视网膜。三十多年后,戚文彰仍然清楚地记得,他看得见,对方狙击手的手在颤抖。但是两个人都确认,他们双方之间的距离在60米以上。
戚文彰看着陆子明,嘴里轻轻说:&ldo;开枪,开枪啊。&rdo;
陆子明看得清清楚楚。他要谋杀的人正在看着自己而且等待着他开枪。他迟疑了,他抬起头,看到已经有两个公安人员跑上来。陆子明慌了,收起枪转身就逃。
戚文彰看着那个人转身逃走。恍如做梦一样,他所期待的死亡就跟眼前的杀手一样,风一般地消失了。
突然戚文彰哈哈大笑起来,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但是他实在太想发泄一下了。他已经给自己安排好了一条光荣的退路,但是,上帝却把他留了下来。真是莫大的玩笑!
24没有抓到狙击的敌特,戚文彰带着所有他能够调动的人来到邵玉蓉在北京的住所。他们包围了这个四合院后来到了她的房间。屋子里面静悄悄的,中岛芳子一个人坐在一张椅子上一动不动。戚文彰上去一看,她已经死了。
1964暗战原子弹(四)(5)
这对于戚文彰来说又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因为他到目前为止,确定的敌特只有中岛芳子和迪卡特两个人,而中岛芳子身为日特,却又联络了美特在这个案子中尤为重要,她的死,等于把发现的线索又切断了。
经过法医检查,她是死于急性心肌梗死。这和中毒的症状完全相同。从这里看,罐头里毒剂的吸收是有一个时间间隔的。现在不管中岛芳子当着他的面自杀多么不可思议,但是这件事情本身却充满了战术意图:迟滞戚文彰的行动,转移视线,最后灭了口。戚文彰感到自己在跟一个远远没有露面的敌人较量,而对方总是比他快一步,高一招,迫使他处处被动,永远处于守势。戚文彰真的有些挫折感,自己的敌人是那样的强大,而他在破案的时候腹背受敌,几乎自身难保。
在中立国的大使馆里,十几个外国记者听着迪卡特滔滔不绝地讲着。
&ldo;周女士就是因为有一个亲戚在香港,所以她便不能在北京工作。
因为她得不到任何聘用单位的信任。在中国,这叫海外关系。而有海外关系的人将在雇用的时候受到歧视!&rdo;
对面的外国记者发出轻微的惊叹声。
&ldo;不光如此,在其他方面她都受到歧视,在中国的执法系统,她被称为控制使用人员。也就是说是被监视的对象。&rdo;你不能不承认这个迪卡特对中国政治研究得很透彻,所以他才能给戚文彰造成这么大的麻烦。
那时的外国记者不像现在这样可以随便在中国乱转,所以听到这些内容都如获至宝,他们纷纷记录。
&ldo;周洁妤在对她知根知底的北京待不下去了,所以才来到了兰州。
但是她仍然没有逃脱厄运,红卫兵串联的时候,把她的消息带到了兰州,于是她就被抓了起来,这完全是非法拘留。或者说是变相的绑架,以革命的名义进行恐怖主义&rdo;
迪卡特慷慨激昂。坐在他身边的周洁妤却一言不发。她已经下决心当着记者不表态,这样她觉得至少对得起戚文彰。周洁妤的态度正合迪卡特的意愿,他也担心周洁妤言多语失。
迪卡特所说的周洁妤遭到的,基本上都是事实,那时的事情,并不需要怎么造谣就能够让中国的声誉扫地。所以记者招待会呈现了一面倒的情形。没有人怀疑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大概许多记者也认为周洁妤并不会讲英文,所以也没有向她提问的意思。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挂着香港《大公报》证件的女记者突然提出来:
&ldo;让周洁妤小姐自己说几句吧?我们想听听她的评论。&rdo;
听到这个声音,周洁妤猛地抬起头,她觉得这个声音十分熟悉。
果然,她看到了何其妍。
周洁妤看到何其妍对自己使眼色。这是周洁妤很久以来第一次看到公安人员。她忽然来了力量,她站起来大声喊道:&ldo;我不要政治避难,我要离开这里!&rdo;
记者中一阵骚乱。陪同何其妍一起来的《大公报》记者立即上去:
&ldo;周小姐,你为什么会来到这里?&rdo;
周洁妤喊:&ldo;我是被绑架来的。&rdo;
迪卡特示意身边的人把周洁妤带到后面。然后他对记者说:&ldo;对不起,女士们先生们,周女士长期以来精神受到刺激,所以她说的不必当真。&rdo;
一个男人上来试图拉周洁妤,周洁妤用力挣扎。
何其妍举起相机拍照。
《大公报》记者问迪卡特:&ldo;你凭什么说周女士想政治避难?&rdo;
&ldo;因为她自己要求政治避难。&rdo;
1964暗战原子弹(四)(6)
&ldo;你不是说她精神受到刺激,说话不必当真吗?&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