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暗战什么 > 第94章(第1页)

第94章(第1页)

戚文彰每天早晨跟着一群&ldo;反革命分子&rdo;排成一队前去劳动。监狱里面的高音喇叭每天在这个时候都播放中央人们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每天都是夏青用那浑厚的男中音在播报新闻。

1969年10月23日的早晨,走在队伍中间的戚文彰突然听到了这么一条消息:

新华社兰州22日电,在夺取无产阶级&ldo;&rdo;全面胜利的凯歌声中,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们法院22日举行&ldo;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驱逐德国间谍分子特鲁茨&iddot;冯&iddot;胥林德宣判大会&rdo;

1964暗战原子弹(六)(24)

这条新闻对于戚文彰来说太重要了。作为北京市公安局&ldo;资敌通敌大特务集团&rdo;首犯,他的主要&ldo;罪证&rdo;都是从侦查胥林德的案子里罗织的。现在兰州&ldo;专政机关&rdo;对胥林德的宣判和驱逐,从另一方面等于肯定了他经办这个案子的结果。这将为他以后给自己洗清冤案提供有利的证据。

此时戚文彰跟在队伍里面往前走,距离广播喇叭越来越远。但是这段新闻他必须听下去。戚文彰突然摔倒在地上不动了。同行的人问他:&ldo;你怎么了?&rdo;

戚文彰说:&ldo;没有关系,就是肚子有些不舒服,老毛病了,一会儿就好。&rdo;

戚文彰静静地趴在草地上,听着广播,泪水禁不住在眼眶里面转。

他仿佛看到了一线光明。

在被关押一年零两个月之后,戚文彰被放了出来。因为刘云非等捏造的罪行,实在找不到证据,而宣判胥林德的过程中,兰州军区的马大军为戚文彰仗义执言也起了作用。于是对戚文彰的处罚改成了&ldo;敌我矛盾&rdo;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放出监狱,下放农村。

戚文彰接到释放通知的时候被告知,他的家人已经在这里等候。

戚文彰奇怪,那个时候,他的父亲已经去世,而哥哥一家已经被单位下放到农村。此时哪里还有家人?

当他走出监狱大门的时候,看到了周洁妤。这个时候,戚文彰才知道,在他&ldo;服刑&rdo;期间,前来给他送衣服和生活用品的家人,就是周洁妤。戚文彰不胜欷歔

戚文彰出了监狱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校尉胡同,看何其妍牺牲的地方。何其妍为掩护他而牺牲的事情一晃已经过去一年多了,然而这漫长的五百多天过去,戚文彰才等来了他第一个拥有自由的日子。他先后被台湾特务和刘云非关押,今天终于可以在这里献上一束花了

戚文彰在密云县完成了三年的&ldo;再教育&rdo;之后,于1972年10月回到了北京,等待重新分配工作。在这段时间里,周洁妤陪他一路风雨。

回来之后的第一件事情,戚文彰就是打听杨奇清的消息。

杨奇清是1968年3月被关入秦城监狱的,四年之后才得以保外就医。戚文彰经过一番打听终于来到西城区毡子胡同7号院。经过一番严密的盘问和登记,戚文彰走进了杨奇清的住所。只见屋内四壁皆空,唯一的陈设是一个绽开棉絮的破沙发。房间里静静的没有一丝生气。戚文彰心头一酸,他连忙喊了两声:&ldo;杨部长,杨部长,我来看您啦。&rdo;

杨奇清从里间屋子里面走了出来。此时的杨奇清身躯佝偻,面色蜡黄,两鬓斑白。戚文彰上前抓住了他的双手:&ldo;老部长,您还好吗?&rdo;

&ldo;小戚,原来是你!&rdo;杨奇清握住了戚文彰的手,打趣地看着他,&ldo;你来看我,你不害怕吗?&rdo;

戚文彰笑道:&ldo;我本来就是在您领导下的小反革命,我何怕之有?&rdo;

杨奇清听了爽朗地大笑,笑过之后却是一阵咳嗽。

戚文彰事先听说杨部长患有严重的咯血病,特意给他带了一些止血的中草药。杨奇清谢过他之后,两个人坐下来长谈,在那个时候,也就是这一老一小两个&ldo;反革命&rdo;才能够这样无所顾及地谈论过去共同关心的事业。

杨奇清十分关心北京市公安局&ldo;资敌通敌大特务集团&rdo;的情况,戚文彰向他报告了自己破案的经过和后来的遭遇。杨奇清把刘云非如何在公安部会议上诬告北京市公安局逆用敌台是通敌,而谢富治当场以&ldo;资敌通敌&rdo;的罪名一锤定音的事情告诉戚文彰。

老天有眼,七个月前谢富治一命呜呼。这给了戚文彰翻案的机会,不光是戚文彰自己,整个北京市公安局侦查人员都是这个巨大的冤案的受害者,而且戚文彰也觉得自己应该对老部长有一个交代。戚文彰提出来自己想要上访。

&ldo;你当不当软骨头?&rdo;杨奇清静静地问了这么一句话。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铿锵,撼人心弦。

戚文彰懂得老部长这话的分量,在那个时候上访,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不但是自己,还包括一切相关的人,那是一个在政治上会株连九族的时代。戚文彰想到在办案过程中,老部长的全力支持,而他自己却不得不说了违心的话,他这么想着,竟然有些哽咽。沉默了片刻,戚文彰才慢慢说道:&ldo;您就放心吧。&rdo;

杨奇清笑笑,缓和了一下气氛:&ldo;只要毛主席、周总理在,问题早晚会水落石出的。&rdo;

杨奇清拿出一个小铅笔头,在一张纸上,给戚文彰写下了一个个人名,为戚文彰上访指点迷津。

戚文彰从此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上访上面。他联合另外两个侦查员,收集了大量的证据。最后他以个人的名义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信中揭发谢富治欺骗党中央毛主席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所谓北京市公安局&ldo;资敌通敌大特务集团&rdo;的冤案。为了打破江青等人的层层封锁,戚文彰先以&ldo;涉及国家重大机密&rdo;为理由,找到了公安部革委会副主任于桑的秘书,把信交给了于桑。于桑也是老革命,刚刚恢复工作不久,他将这封信转给了周总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