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大唐二十四凌烟阁 > 第59章 丞相府升级相国府李家兄弟兵临洛阳城(第1页)

第59章 丞相府升级相国府李家兄弟兵临洛阳城(第1页)

此时已是三月下旬,因为李世民多次率领军队作战,平定了长安周边多个割据势力,吸引了大量志同道合的人士加入。

唐王为了对秦国公李世民所作贡献加以肯定和表彰,李渊封李世民为赵公,这一封赏不仅体现了李渊对李世民的信任和器重,也是对李世民军事才能和领导力的认可。

随后,在长安城政治势力的操控下,小隋恭帝杨侑发布诏令,将十个郡划归唐王李渊,并将唐王升任为相国,总揽百官,同时设立丞相以下的官职,再赐予李渊九锡之礼。

九锡之礼是古代天子赐给诸侯、大臣的九种器物,是最高礼遇的表示。这一礼仪起源于先秦时期,特别是周朝,并在后来的历史中成为权臣篡位的前兆。九锡之礼包括车马、衣服、乐县(定音、校音器具)、朱户(红漆大门)、纳陛(特凿的陛级或较矮的木阶梯)、虎贲(守门之军或虎贲卫士所执武器)、斧钺(用于作战的兵器)、弓矢(特制的弓箭)和秬鬯(供祭礼用的香酒)。

九锡之礼不仅是物质上的赏赐,更是精神上的认可和权力象征。获得九锡的权臣,通常意味着其权力和地位已经接近或等同于皇帝,在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以及五代十国时期被频繁使用,几乎成为权臣篡位的必经之路。

唐王李渊得了如此贵重的赏赐后,对他的僚属说:“这些都是阿谀奉承之人所为。我既然已经掌握大权,何必还要这些加封,接受这些宠赐呢?如果按照魏晋时期的做法,那些都是繁文缛节,虚伪的行为,欺骗上天,蒙蔽百姓;实际上他们的功绩还不如春秋五霸,追求的名声超过了三王,这是我常常所鄙视和嘲笑的,我如果接受这样的赏赐,也会为此感到羞耻。”

众人听后,反驳说:“历代都是这样做的,您何必不接受呢?”

唐王回答道:“尧、舜、汤、武,他们各自根据不同的时代,采取不同的治理方式,都是凭借至诚之心来顺应天命,安抚百姓,并没有听说夏朝、商朝末年一定要效仿唐尧、虞舜的禅让。如果少帝(杨侑)有此感受,他一定不会同意这样做;如果他无此感受,我如果为了自尊自大再去假意谦让,这是我平生所最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最终,唐王只是将丞相府改称为相国府,而那些九锡之礼的特殊待遇,则全部归还给了有关部门。

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李渊的谦逊和务实,也展示了他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理解。而正是他的这种谦虚谨慎的态度,再次获取了众人的好感和忠心。

人若得好运,好运来得也快。李渊凭借自己的为人和胸怀,很快又有人传来“投名状”。

此人名窦抗,字道生,是隋唐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和军事家。窦抗的母亲是隋文帝杨坚的亲姐姐万安公主,父亲是隋朝驸马都尉窦荣定,也就是说窦抗的父母是隋炀帝杨广的姑父、姑姑,窦抗、杨广、李渊曾是表兄弟。

窦抗年轻时便进入太学学习,后历任千牛备身、梁州刺史、岐州刺史、幽州总管等职,袭爵陈国公。他因父亲病重而守孝尽礼,隋文帝因其孝心曾亲临窦抗家中慰问,并给予厚赏。

然而,隋炀帝杨广继位后,因猜忌之心成性,窦抗曾被其免去官爵。后窦抗又被杨广派往灵武巡视长城。可见隋炀帝有多嫉贤妒能,最后众叛亲离也是咎由自取。

当窦抗得知李渊起兵攻入长安,扶植代王杨侑为帝,并封任大丞相后,决定前往长安投奔李渊。李渊发妻(太穆皇后)窦氏是窦抗族妹,这层关系也是促使窦抗选择了李渊的原因之一。

窦抗投诚,可未空手前来,而是献出灵武郡、盐川郡(今宁夏盐池县)等数郡前来投靠唐王帐下。

隋朝灵武郡,是今日宁夏灵武市。古称灵州,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宁夏中部,黄河东岸。这座城市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而闻名,被誉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灵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水洞沟遗址的发现证明了早期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西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置灵洲县,此后历经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明、清等朝代,灵武一直是重要的行政区域。特别是在唐代和西夏时期,灵武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政治地位。

1996年,灵武撤县设市,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直辖、银川市代管的县级市。灵武市属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形分为西部平原和东部山地,西部平原地势平坦,东部台地。煤炭、天然气、石油等资源富集,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灵武市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水洞沟遗址、灵武明长城、西夏王陵等,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灵武悠久的历史,也反映了其独特的自然风貌。这里,今日灵武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丰富的现代城市。。

隋朝盐川郡,治所在五原县,是当今陕西省定边县。古盐川郡的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定边县、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一带。定边县东邻榆林市靖边县、横山区,南连延安市吴起县、志丹县,西靠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同心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乌审旗交界。

定边县不仅地理位置重要,而且文化特色丰富。这里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剪纸、说书、皮影等,体现了定边县深厚的文化底蕴。

李渊见到窦抗前来,高兴万分,表兄弟二人因战乱,也已常年未见,赶紧迎入相国府(此时丞相府已改为相国府)。此后,窦抗被任命为将作大匠(掌管宫室修建的官员),唐朝建立后,历任纳言、左武侯大将军等职。

公元618年四月,已是初夏,稽胡部落侵犯富平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稽胡被认为是南匈奴的一个分支,或可能是西域诸胡的杂胡。他们自称是黄帝的后裔,并居住在甘肃东部至山西北部的山谷中。稽胡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与当时的汉语有所不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语在稽胡中逐渐普及。稽胡人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居住在山区,以狩猎和农耕为生。他们的社会结构以部落为单位,有着自己的首领和统治体系。

在隋朝末期,稽胡部落最初被征召参与修筑长城,表现出对隋朝的顺从。然而,隋炀帝的暴政引发了稽胡的反抗,他们多次起义反抗隋朝的统治。

唐王李渊命令将军王师仁率军前去平定稽胡之乱,王师仁成功击败了他们。

没多久,稽胡族又有五万多人侵犯宜君县(今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唐王李渊命令时任相国府谘议参军窦轨率领军队前去讨伐,在黄钦山(今陕西铜川市西北)与敌军交战。

根据隋朝的志书,宜君县隶属于京兆郡。宜君县,古称长安北门管钥,这一名称源于其地处关中通往陕北的战略要道,象征着其在古代长安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角色。

宜君县南距古都西安120公里,北距轩辕黄帝陵27公里。位于陕西省中部、铜川市北部,地处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的结合部。这里不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自然风光秀丽,是一个集历史、文化、生态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宜君剪纸是今铜川市宜君县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着称。境内有玄奘手植娑罗树、彭祖故里、北魏石窟群、姜女泪泉、云梦山、战国魏长城、旱作梯田、福地湖、动漫花溪谷等景点,展现了宜君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宜君县还是中国共产党雁门支队活跃的红色革命老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窦轨我们前章已经提到过,他的治军方式不是严厉,而是严酷,被世人评价为“杀人魔”。

稽胡利用黄钦山高地优势放火攻击向山上冲锋的唐军,唐军稍有退却,窦轨立即斩杀了十四名后撤的部将,随即提拔军队中的小校(小军官)代替他们的位置,重新整顿队伍再次出战。

窦轨亲自率领数百骑兵排列在步兵后方,下令说:“听到鼓声而不前进的,我会命令骑兵从后面斩杀你们!”

随后击鼓进军,将士们争先恐后地冲向敌人,稽胡射箭也无法阻止,最终窦轨带领的唐军大败稽胡,俘虏男女两万人。

这次战役,巩固了陕西边境地区的稳定,进一步打牢了唐王的统治基础。

前文我们讲过,唐王李渊为了牵制李密攻打东都洛阳的计划,派遣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二人以救援东都的名义东征。

公元618年农历四月二十九日,李建成、李世民等人率领着气势不凡的军队,浩浩荡荡地抵达了东都洛阳城外,在芳华苑驻扎了下来。

隋朝芳华苑,位于隋唐洛阳城之西,相距不到十里,是隋炀帝时期的一座着名皇家园林。芳华苑,隋名会通苑,又名上林苑,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是隋炀帝为了营建东都洛阳而下令建造的。这座园林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精巧,还充满了神话色彩,象征着天之瑶池。隋朝时期,西苑名为会通苑,后改称上林苑。到唐初,西苑又改名为芳华苑;在武则天时,洛阳荣升为神都,西苑则随之被定名为神都苑。

芳华苑周回200里,面积约400平方公里,是当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其地理位置靠近洛阳宫城(紫微城),外围有丘陵屏障,涧水、谷水和洛水流经其间,园中以一个巨大的人工湖为中心,名为“北海”,在湖中仿造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建造了岛屿,并建有各种富有神话色彩的建筑。

芳华苑不仅是皇家园林,也是文化交流和艺术创作的重要场所。隋炀帝本人是一位文学爱好者,热衷于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在他的支持下,洛阳成为了当时的文化艺术中心,吸引了大量文人墨客前来创作交流。此外,洛阳牡丹的人工栽培,就是从西苑开始的,牡丹的盛开成为了隋唐时期乃至现今的一大盛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