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戎知道东觉在滇海休养生息奇闻轶事,就看到圣主十年之功,他也向圣主递交辞呈的同时推荐树根总领攀城,自己全身心屯田,他要把千百里荒袤之地变成千里粮仓,造福滇海百姓。
火龙果乘船返回腊甸,江水欢快飞流,碧波荡漾,南来北方的船只看这艘并无别样的木船,如同一身布衣,头戴斗笠,遮住多半个面容的火龙果一样,观赏两岸青山,和过往的商贾,遇到逆行和并行的船只,还有人招手打招呼“哎,你们去哪里?”
火龙果也很热情的和对方招手致敬。一个并排的货船上的两个商贾模样的人,其中四五十岁的老者对火龙果说“客官也是商船?”
躲在暗处的卫士想干涉并支走对方,火龙果摆摆手。
和对方船上的老者说“你们去哪里?做什么?”
“我们是姜堃商号的人,圣主大军过蛇山,我们开辟滇海商号,圣主鼓励商业,我们占一席之地,为富足自己,也为滇海做些贡献。你们是哪个商号的?”
火龙果正想聊聊,侍卫告诉摇撸掌舵的不要和其并行,这一切也是为了圣主安全,这是他们的职责。
火龙果只好大声的说“一样,一样”说完爽朗的笑声传了很多,对方并未等着,而像一叶轻舟,飞快前进。
火龙果沐浴春风,看一片繁华,农田翻耕的泥土气息很浓。亲近土地,就能心安理得。
火龙果浮想联翩,口中不由得念出来
千里风波起,万里尘世落。
大浪淘万载,安民为丈夫。
大江奔腾,一泻千里,日夜不停,年年不息。
火龙果站在船头,江水奔腾,山川俊秀。举目愿望,仿佛看到了田间的劳作,歌声飘过来
春来耕种忙,秋收积粮仓,圣主御天下,黎民是一家。春种秋收,冬夏走天下。
随行的张小宝问火龙果道“圣上,这歌词播种和收获我都知道,这冬夏走天下什么意思?”
“天下太平,民富国安,道路通衢,四通八达,再也约束了不自由了,手里有钱,要到处看看,冬夏多是农闲,正是游玩的好时机。”火龙果说。
张小宝如梦方醒,不住的点头。
火龙果问道“你想去哪里?”
“圣主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张小宝说。
“我们也学习成方大人,去塞外,任何人都怀念故土,萨尔王姆老人病故在路上,阿尼玛曲也没有奔丧,有时间你陪着她去看看,再到西海走走,回趟家。”
张小宝低声说“马上要生产了,还受皇后照顾着。”
“榆木疙瘩,孩子大一点就可以去了,光复滇海,休养生息也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寡人现在都抽不开身。”
对于张小宝来说对于火龙果满心的报恩,自己从小感知圣主的恩遇,爷爷去世时唯一要求就是令自己保护圣主。张小宝为了报恩也为了履行对爷爷的承诺,忠心事主,忠贞不二。
火龙果当然知道张小宝言听计从,机灵聪慧,封为贴身侍卫,其职级别已达二品。
从大江湾登岸,在拖布洛陵前叩拜,张小宝带侍卫远远守着。
放置拖布洛大人的祭坛已被正式命名为上皇祠,火龙果跪地磕了三个头,坐在面前的蒲团上,一言不。
他内心在和自己的岳父说话“您的遗愿很快就要实现了,为了今天,十年前,不得不离开滇海,光复滇海后,天下一统,您九泉之下可以安息了”
火龙果坐了片刻,站起来,张小宝把战马牵来。
火龙果跃身上马,众人紧随其后,沿着龙川江直到一路向易门而来,火龙果原本把行宫设在玉溪镇,但现在大军兵临龙城,东哥按照圣主命令在龙城东南青龙山和西南青龙镇都建立了行营,火龙果现在就直奔青龙镇中军大帐而来。
青龙山下董炳河是大理至滇海运河终点,现在白文武已开始着手从大理开始挖掘,计划三年完工,饮滇海之水入洱海,开通航运,同时运河两岸开设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