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情彀简介 > 第43章 阑干拍遍无言谁会登临意宦海难宁(第3页)

第43章 阑干拍遍无言谁会登临意宦海难宁(第3页)

“老爷……”爱笙生怕杨四想岔,又不好言明,低唤一声,只好低头,咬唇苦思,片刻又说:“老爷对这样的事情怎么看?”

“‘怎么办?’能怎么办?干预?阻止?”杨四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有的事情,阻止是阻止不了的。”轻轻披上一件干净的布袍披风,杨四推开了门,苦笑暗道:“我不也曾试过去阻止吗?”杨尚文站起身,也取了件衣服披上,对爱笙笑道:“枫灵年少时候柔和至极,故我尝与她言讲,‘万事俱由本心,莫言他人笑骂’,倒是改变了她不少。可也不知是不是天性难改,现在时而柔和,时而刚强,所以你若干预,还得看她对此事是否坚决。若是她不坚定,倒是容易影响……”

“说的什么昏话,尚文?”杨四打断了杨尚文的话,执了马鞭回头正色道,“她既然爱上了,怕也是冥冥之中的天定。无论她的爱有多么不应该,毕竟已经爱上了,无可挽回,我们这些旁观者也看不清楚,也做不了什么。”杨四拂袖出门,叹息着回头向爱笙望了一眼。跨出门槛的一瞬,和着淡泊笑容,低南声细不可查:“我曾经错过一次……”杨尚文摇首叹息,跟着出了门。

“爱笙明白了……”同样细微的声音响起,也许那也只是说给自己听的声音。许久,室中两人默默不语,田许深吸了一口气,本想劝爱笙回房休息,可是忽然想起了件事情,所以也只是低声说了句:“你,莫再迷茫了。”说罢,便急匆匆地出门去了……

……

琵琶是枫灵颇为喜欢的乐器,琵琶铮铮犹如志士傲骨,低眉信手续弹总有别样风味。实际上,她听曲从来不会对乐器专一。或者,她本来听曲听的便是人心,而不是乐器本身奏出的“宫商角徵羽”。

“天生五音,人有五脏,故而天人合一。”秦圣清曾这样教导过她——这想必也是千古风流人物专情乐曲的理由之一。

“大凡圣人于世,皆求和谐,曲道音声和谐,棋道得失和谐,书法笔划和谐,绘画着色和谐,读书纳去和谐,行文首尾和谐,武术招式和谐,文武之道,据为一理。故而法纳百川,方可调息阴阳,自身和谐。吾儿不必有圣人之能,只愿效圣人之德。”曾经,父亲杨尚文要求她学习诸子百家的著作时候,她并不理解,其他人也不理解,为何要让一个势必要嫁作他人妇的女儿学习这么多东西,而本身就是鸿儒出身的杨尚文便搬出了这么一套理论,笑言只是要自己的女儿修身养性。

也许父亲是有预见的,或许,他早就算定了这个女儿走的不是普通的闺秀之路,这一点,枫灵一直迷茫而又确信。

欢快的曲调令人心情愉悦,眉头舒展。之前弹奏的悲凉的广陵散,所以明紫鸢有意弹首令人开怀的曲子。不过,转瞬之间由悲转喜本身就是一件哭笑不得的事情,实在是莫名。

正如我一样莫名,枫灵无奈苦笑,缓步走至外间,轻抚扶栏,忽而朗声大笑,愤而用力拍下。谁料得,装潢精美的栏杆,居然难敌一个女子的愤怒,生生断了。手上传来疼痛的瞬间,依旧是那低沉动听的嗓音暗自说道:“把吴钩看了,阑干拍断,无人会,登临意。”

乐曲戛然而止,枫灵这才清醒,猛然回头,正看到明紫鸢讶然站起,怀中仍抱着琵琶,苦笑更甚道:“抱歉,在下新近去职,心中苦闷。”本来是个不应来拥有的职位:兵部尚书,虽然早就知道会被去职,而真正到来,却是真的不知道做什么好,还真的是苦闷不已。更苦闷的是,去职没有缘由,也没有另外安排新的职位,反而提高了薪俸,这下,驸马爷倒是真的成了太平安逸的平逸侯了。

明紫鸢波澜不惊,只放下了手中琵琶,径直向枫灵走来,将一块薄薄的纱绢托住后者方才被残暴对待的手,笑道:“恩公的手,是用来执笔使剑的,可不能如此作贱——不过这手委实生得精巧,哪有一般男儿那般粗糙。”

枫灵愕然,尴尬不已,抽手回来,讪讪笑道:“杨某天生纤细,叫姑娘见笑了。”

明紫鸢退后一步,轻施一礼说道:“恩公天纵英才,与常人不同是自然——恩公想必也一定不似一般人专营于蜗角虚名罢。”

枫灵微笑扶明紫鸢起身,释然笑道:“是啊,不过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罢了,自然不必在乎……可是杨某仍旧痛惜失了个报国保家的身份。”

“报国何止这一种方法,去职也没什么,公子只要做到无愧于心便好……”明紫鸢柔声开解着,枫灵轻轻点头。

不久,驸马爷告辞离去。

看到白衣男子走出了大门,一直在一楼偷偷观望的青袍男子长长舒了口气,急忙跑进了跃渊居……

初夏方至,并不十分炎热,往往到了六月才显出热来,所以往年六月,皇家都有乘船离开京畿避暑的惯例。现下离着六月还有一段日子,可是仔细读着奏折节略的皇帝身上的汗已经是浸透了几层衣裳。

他皱着眉,提起笔来想批下红色的驳斥,然而却没能写出什么来,没有理由,没有理由可以反驳。呼出一口气,他疲惫地倒在御座上,身旁的太监适时的奉上了提神的丹药,他默默不语,将丹药放在鼻下轻轻嗅着,倏然笑了:“你我都需要时间,是么?”说罢将丹药放入口中。以现在的情形,和平的过渡尤为重要。

不愧是国师,清凉的药丸令皇帝精神一振,头脑也清醒许多。他集中精力重新看着奏折上的名字,情不自禁地触摸那三个字:杨悟民。

金銮殿上,第一次见到那个少年,长着一张清秀端正的面庞,看到他紧张的心情从眼睛里流出来,皇帝忍不住轻笑,到底是个年轻人。然而当他的手触到笔的一瞬,风韵便自然地流露出来,不假思索,健笔如飞。

皇帝好奇地走过去,注视着年轻人清秀端正的字迹,也不知是人如其字还是字如其人,这个人加上他的字构成的画面如此和谐,还有那令人拍案叫绝的文章,更让文官出身的齐公贤眼前一亮。

“‘你的名字……杨悟民,了悟民生……’”他还记得当初听到这个名字时候的那种油然而生的激赏,他也记得第一次诵读民□□撰写的《圣考雅言录》第一卷第一句之时顿生的豪情:“至诚君子者,当得悉道法;至仁君子者,当悲哭时事;至圣君子者,当了悟民生。古之悲天悟民者,长太息者为君子,以民为水者成贞观,是故水载舟行,君子道也,天子道也。”民高祖杨惑也由是而得了个“亲民”的名声。

“悟民”,回想至此,原本简单的两字似乎又有了新的意义。皇帝自嘲苦笑,提起笔来又欲写上那名字,却又再次住腕。

“陛下,”轻轻的唤声使他长舒了口气,坦然地躺坐下来,仍然保持着天子应有的威严,他揉眉问道:“什么事?”

“陛下,”王总管殷勤笑着,回答道,“到用膳的时候了。”

“哦?”他猛然惊觉,向窗外望去,湛蓝的天空已经变得墨黑了,朦胧的月光漫漫洒洒地映了进来:“已经这么晚了么?”再看自己的身边,不知何时已经燃起了一盏盏宫灯,使皇帝有足够的光线批阅奏折。

“朕还不饿,先不吃了。”他摇了摇头,一边挥手示意王总管下去,一边又拾起了另一本奏折。这本是关于黄河加堤的问题。

“可是——”王总管诧异抬首,冲口说道:“今儿个是云妃娘娘的寿诞,陛下今晚不是要在云妃宫里赐宴么?”

……

宫里家宴不少,不过通常只宴请几位皇子和那唯一的公主,最多多了左右丞相一家子,能够作为近臣直接参与到皇帝的家宴,这样的殊荣常人不可得。今日自然也是如此,只不过,又多了几个人罢了……

“公主,您的位置应该在这里……”太监小祥子小心翼翼地道,“这边是几位皇子、还有驸马和楚王爷的位置。”

“是么?”早早到来的怜筝公主扬起一双美目,抖抖衣袖从席上坐起来,脸上的笑容干净到不会让任何人动歪念头,她侧着头道:“我不能挨着我哥哥坐么?”

小祥子不自觉地挠着额头,再次陪笑道:“公主想和太子聊天,自是应该的。不过此次家宴有不少臣子在,公主应当坐在女眷席上……”

“呵呵,公主莫要使奴才为难了。”轻灵的笑声从身后传来,怜筝不禁吃了一惊,正欲转身,却觉得自己手腕被另一只手抓住,顺势被带到了女宾席上。一路上行走迅速,怜筝居然只看到前方一个浅紫色的女装影子带着自己。对方松开手时,怜筝又气又急,这才仔细看着对方的容颜,心里的火蓦地散了,只剩下了莫名其妙的情愫:“公主殿下,您又想怎么样?”

惜琴轻描淡写道:“我什么也不想,公主老老实实坐在我身边吧。”

“你——”怜筝大骇,正不知所措,却瞧见惜琴轻松落座,而自己应该的位置就在惜琴身边。此时女宾席上还没有什么人,只有宫女在挨桌摆放着餐具。男宾席上也是空荡荡的,料是几位大人仍在忙碌,而皇子们于此事从来懒散,来得自然早不了。怜筝合计了半天,终于还是坐了下来,低着头看着自己腰间的佩玉——那是一个枫叶形状的小小装饰,据说母后赐给曹若冰的,而曹若冰说是自己留着没用,才转赠给了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