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独自一人在国内的时候,林闵明认识了一些新的朋友。
林妈妈见儿子在国外也过的不错,回来时不但没有变瘦,脸色反而比以前还红润了不少,于是得出结论,要多接触新鲜的人群才会让儿子更加开朗。
她趁机安排了林闵明参加c市的青少年公益冬令营。这是一次寒假期间特别为cd两城的高中生们安排的集体活动,以公益为主旨,让两地的孩子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为主要内容。主办机构是一家出了不少青少年读物的杂志社,他们许诺会把所有收益用作公益用途。
杂志社在活动中委派摄影师和编辑随团出发,现场采访录制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情况,而冬令营地址就在c市郊外的一处野营基地。
林闵明之所以会参加这个冬令营,绝对是因为听说了主办活动的杂志社的名字。
《韶华》,跟老板韶华于的名字前两个字完全一样,这是顾欣欣以后会工作的地方。
前世她毕业以后就被贺君逸安排到了这家朋友开办的杂志社做编辑。林闵明也曾经去杂志社见识过,对里面的工作氛围还是非常喜欢的。
似乎贺君逸还曾模糊的提过,那位杂志社的老板就是一名同志。
既然都是……朋友,这辈子还这么有缘,林闵明忽然很想试试看,去参加这样一次公益活动。
他以前就很热衷公益事业,这一世阴错阳差,他没能在彩虹之家继续担任义工,心里多少有些遗憾。
也许,这是一次不错的经验……
就这样,他认识了秦琛。
四
秦琛第一眼见到这个腼腆的清秀男孩儿时,就觉得很奇怪。
是一种非常非常熟悉的奇怪感觉。
几乎要脱口而出叫他的名字,但是又马上察觉到自己根本不认识他呀?
这么奇妙。
秦琛莫名其妙的摸摸自己的脑袋,拉住身边的人问那男孩儿的名字,被拉住的是一个学生摸样的女生,看了那男孩儿一眼,很快告诉他说:“那个啊,好像叫明明。”
明明?
“是的,听说他是里昂美大的学生,今年才十七岁,很厉害的。”女生无不倾慕的说道。
“学美术的小名人啊……”秦琛恍然大悟,“难怪了,说不定在某些杂志上看过他的作品或者介绍什么的?”
后来秦琛就借机去认识他了。
明明果然和他外表看起来一样那么羞涩,第一次被他搭讪时还有点结巴,纠正秦琛说自己的名字是闵明不是明明。
有什么区别吗?
对前后鼻音不分的人来说当然没有区别。
秦琛还是明明、明明的叫,以后也没有更改过,直到被黑了脸的贺君逸狠狠“教训”了一顿才改成了正确的叫法,当然这是后话。
冬令营结束的时候,秦琛发现了明明的秘密。
五
冬令营是公益性质的,所以饭菜食物都只是普通水平,有时候还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饭。
很多娇生惯养的孩子都非常不适应,幸好他们发现了林闵明的手艺。
林闵明实在是居家旅行的必备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