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乐,大佛堂做法事,很是热闹,你怎么不去瞧瞧?”
与常乐同住一个宿舍的三等宫女青梅,一做完差事便回房来换衣服,准备去大佛堂。
因近期宫中不断出事,又都是牵涉人命的,人人都觉得宫中阴气重,太后下令,命大佛堂的僧侣做一场大法事,同时又派人在宫外施粥舍药普济众生,为皇家祈福消灾。
这对于宫中人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安心之举。当然,做法事即为隆重,自太后以下,以丁贵妃为首,所有妃嫔都要到场,连小产后一直在自己宫里休养的尹淑妃都参加了。其余宫女太监们也不拘观礼,青梅入宫时才十四岁,两年过去,依旧有些小孩儿心性,便想着去瞧瞧热闹。
常乐道:“正殿上的花瓶还没擦完,你先去吧,我还得把差事做完。”
正说着,另一个同宿舍的三等宫女丹菊又跑来相邀,青梅便跟常乐告别,两人手拉手地去了。
长寿宫中多半人都跟着太后去了大佛堂。常乐清清静静地打扫完正殿,擦拭完桌案、多宝阁、博古架等家具以及上面的古玩花瓶等物,瞧着时间还早,法事没这么快完毕,便收拾了自己,出了长寿宫,往花萼楼去了。
那日在花萼楼跟司徒美人领了抄经的差事,因为太后中断了诵经,提前回到长寿宫,常乐也就无法按时按日地过去,只得跟司徒美人说了,能去便去,好在司徒美人倒是好说话,也允了。
到了花萼楼,自有人安排她去书房,书房里倒也有两个年长的宫女,已经在抄写了,她也不多说,跟人家打了声招呼,便开始抄经。
《四十二章经》不过几千字,常乐速度不慢,精神集中,抄起来倒是很顺畅。书房里点着檀香,轻烟袅袅,很容易令人心平气和。
她只顾自己写着,竟不知什么时候司徒美人带着竹苓走了进来,挨个地看她们抄写的进度。其余两个宫女见司徒美人在侧,少不得要起身,倒是常乐没注意到,安安稳稳地坐着。
司徒美人诧异之下,便走过来,见她抄写得比其余两人快得多,一篇《四十二章经》竟是已经抄了一大半,再有七八百字便可写完了。
“看不出,你这丫头倒是神速,难得字迹也不乱。”
常乐听得耳边声音,这才发现司徒美人就站在她旁边,赶忙放笔站起,道:“奴婢闻着那檀香,心平气和,抄写佛经时又能感受到佛家慈悲大爱,不知怎么的便下笔如有神助,不知不觉便抄了这些。”
旁边的竹苓便笑道:“抄佛经贵在一个心诚,心诚自然佛助。”
司徒美人也点头:“这话不错。”
她摆摆手,示意常乐坐下继续抄写。
又过了半枝香的功夫,常乐便抄完了一篇,收拾好了笔墨等物,将经文交给司徒美人,司徒美人检查之后,确认字迹清晰,并无涂改污损,便点头收了,赏了她一个荷包,里面自然便是赏钱。
常乐谢过,告辞出门。眼看着日头近午,大佛堂的法事要持续一天,太后中午是要回长寿宫吃午饭歇息的,她不敢逗留,加快脚步往长寿宫赶。
结果她前脚刚迈进长寿宫的门,后脚太后就回来了,一群人浩浩荡荡簇拥着,登时把个长寿宫塞得满满当当。
太后虽然保养得当,但毕竟是年纪大了,今天起个大早,在大佛堂又是一直跪着,这会儿明显的神色疲惫。
紫玉一叠声地叫人,伺候着太后洗漱、更衣、喝茶,又立刻吩咐厨房准备饭食,厨房那里早就准备好的材料,现做很快。
常乐是三等宫女,近身的事情都不用她做,只能打个杂什么的。刚给递完东西,她站在正殿外面,一如青梅、丹菊等人一般候着,以备里头叫唤。
紫玉便捧着个盒子出来,左右看了看,对她招了一下手。
常乐干净上前,道:“紫玉姐姐有什么吩咐?”
“这是大佛堂高僧开过光的平安符,都装在福袋里,宫里的妃嫔们都已经当场领取了,这是给皇上的,一共四个。你去大庆宫跑一趟,交给顾公公。”
常乐便接过盒子,道:“紫玉姐姐放心,我一定办好这件事。”
紫玉点头,又附耳对她低语了几句话,嘱咐道:“你只管交给顾公公,不要惊扰了皇上,让顾公公亲自将福袋挂到皇上床头。”
常乐见她慎重,便觉得手上的盒子沉甸甸的。
其实紫玉没有告诉她,这些福袋之中并非平安符,而是太后特意求来的福纸,目的是保佑皇上龙体康泰,延绵子嗣。因为怕皇上多心,便借着今日法事的机会,假托平安符的名义,叫顾太平给挂到皇帝的床头上去。
紫玉进宫时间长,对皇帝的心性也熟悉。皇上如今快五十岁了还没有儿子,宫里头的妃嫔们都是个个争先,但皇上自己却也是有些自我怀疑的,平日里便有些敏感,所以这种福袋的事情,若是叫皇上注意到了,必定要多心,反而伤了皇帝的自尊。
而选常乐去送,紫玉也是经过了仔细的考虑。原本是她自己去送更妥帖,但是她是长寿宫的一等宫女,皇上熟识的。什么级别的人去送,便能体现出东西是什么级别,级别高一点的宫女去送,皇上便会看重一些,多问几句说不定就要看破福袋的机关。所以紫玉想来想去,还是叫常乐去送,这样显得只是寻常的平安符,皇上也不会疑心。
幸好常乐已经认识了顾太平,说话也容易些。
常乐捧着盒子,出了长寿宫,直奔大庆宫的方向。
她如今在宫里也熟了,加上两次前车之鉴,对道路格外留心记忆,再也不会出现被人欺骗指路的情况了。
不多时到了大庆宫,宫门外是宽敞的庭院,站在光可鉴人的殿外,常乐请看门的公公进去通报,不一会儿顾太平便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