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一点——宋恂确实是个工作狂!
大家在大瓦房里的话题永远都是工作。
李英英心想,既然宋恂是这样的人,看来只有事业型的女性,才能被他注意到了。
她这边暗自思量着,宋恂又起身打算出门了。
“没什么事,你就去忙吧,我还得去码头那边看看。”
李英英“……”
她赶紧将人留住,还有正事没说完呢!
“宋主任,关于招工的事,我有些不同意见!”
宋恂重新坐回去“你讲。”
“原来咱们商量的是,因为吃蟹有季节性,拆蟹也比较麻烦,暂时不招太多临时工到厂里上班,只从社员那里收购拆好的蟹肉。”
宋恂颔首,之前确实是这样想的。
“但是,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两个问题。其一,无法确保所有人拆出的蟹肉都是当天的,有些人可能为了省事或者蟹肉太少,积攒两天才集中交一次货,这就不能保证原料的新鲜。”
“其二,社员家里的螃蟹数量是有限的,咱们如果像火柴厂糊火柴盒似的,将原材料发给社员,让大家拿着材料回家制作。保不齐会有人偷工减料,将原料自己吃了。毕竟拆螃蟹肉的损耗还是很大的。”
杜三泰听了她的话以后,阴阳怪气道“社员们吃螃蟹跟城里人吃白菜似的,往你面前放一盆大白菜,你有偷吃的冲动吗?”
说得好像他们农村社员手脚多不干净似的。
虽然不排除这种可能,但她说出的这番话,就是让屋里的几个本地社员听得不舒坦。
李英英并不把这个有前科的杜三泰放在眼里,无视了他的阴阳怪气,对宋恂劝道“宋主任,要不然咱们就招收一些固定负责拆蟹的妇女,每天按时按点地来厂里上班,工资按照她们的拆蟹数量进行计算,日结或者月结都行。”
宋恂在心里是认可这套办法的,但是他作为领导,要顾虑的事情会更多一些。
比如,这种将人召集到工厂做工,既不是正式工,也不算临时工,按照工作量计算工资,且工资日结的做法,是否有被人说成资本主义倾向的风险?
他们是国营单位,不但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顾及政治影响。
“灌装生产线还没交付,招工的事先不急,我再想想你说的这个办法。”宋恂公事公办地摆手,“你先去忙厂房和建厂手续的事吧!”
目送李英英离开,宋恂转身时,却见项小羽用书本遮住半张脸,眼睛弯成两个月牙,一看就是在偷笑。
“你又笑什么呢?”
整天偷着乐。
项小羽将书合上放到一边,冲宋恂勾勾手指。等到对方离得近了,她才贼兮兮地问“宋主任,你发现没有?”
“什么?”
“李英英自从当上加工厂的副厂长以后,就不再叫你‘宋恂哥’了!”
以前她都是宋恂哥长,宋恂哥短的,见面就是宋恂哥,惹得队里的妇女们经常在背后讨论这两人的关系。
毕竟,这年头男女之间大多是称呼同志或官称的,再不济你就直呼姓名嘛。
李英英和宋恂又不是有血缘关系的兄妹,整天这么叫,当然会惹人说闲话。
宋恂“这不是应该的吗?有什么好笑的?”
“嘁,你不懂啦!”
“既然是在单位上班,称呼我宋主任有什么不对?”宋恂实在搞不懂她的脑回路,“李厂长这是有分寸。”
项小羽撇撇嘴“那我也很有分寸,我也一直叫你宋主任,都没叫你‘小宋哥’!”
宋恂“……”
被他看得不自在,项小羽又很有求生欲地补上一句“吴科学也很有分寸,也没叫你‘小宋哥’!”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