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也是,万不能委屈了陵安,还是先下聘在谈其他吧。”程氏也开口附和着。
曲萧感激的看向曲悠,心里再次确定了一件事,他说十句话也顶不上这丫头的一句管用。
众人边吃边聊,说到高兴之处,曲悠更是喊人拿来黄历,当场便翻阅了起来。嗯……这是曲家最后一门婚事,万不能敷衍了事,怎么也得选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才行。
“我看明年的四月初十便是一个极好的日子,不如,把婚事定在那天?”程氏满脸兴奋的说。
“不不不,我看这个六月初五不错,宜嫁娶,诸事大吉!”胡氏抬手指了过去。
汪漱玉看了半天,见两个嫂子均是一脸的兴致勃勃,唯有她一人没有参言,双手便快速的翻阅起来。忽然,一个鼎鼎好的日子越入了她的眼帘。
“依我看,不如把日子定在今年的十月初十。”
“十月初十?”众人疑惑的探过头。
“对,娘看这里……”汪漱玉伸手的一指,柔声解释道:“从黄历上,这十月初十是一个极好的日子,不仅诸事皆宜,更有一个十全十美的寓意。”
众人把汪漱玉的话仔细咀嚼了一遍,越读便越发的感觉有理。嗯,十全十美,果然是个极好的寓意!
“好……就定这一天了!”曲尚义一拍桌子,便把日子定了下来。
“三哥,恭喜你啦。”曲悠端起桌上的酒杯,冲曲萧的方向遥遥示意。
“同喜同喜!”曲萧似乎也很高兴,仰头便把杯中酒饮尽。
陵安公主抬脸向曲萧望去,神色里充满了诧异。今日的他似乎与往日有所不同,好像回归了本源一般,褪去了斯文的外衣,无形中增添了一股豪迈之气。
“是不是感觉很诧异。”周黎儿含笑的转头。
“二嫂为何如此问?”
对这句二嫂,周黎儿似乎没有多大的排斥,她轻柔的拉起安凤侠的手,满脸善意的朝她微微一笑。
“曲家的男儿便是这般,不管在外如何风光,在家中只能有一个身份,那便是‘曲家的子孙’。”
“曲家的子孙!”安凤侠抬手夹过一道菜,缓缓放入口中。
“不要把他们看顾的太紧,一切随意,万般随缘!”周黎儿拍了拍安凤侠的手,转头给曲哲布起了菜。
曲家聚餐时,不允许下人进屋,餐桌上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动手。周黎儿抬眼看向那个忙着给曲悠布菜的楚钰,低头不由的会心一笑。现在的日子很幸福,有爱她的丈夫,可爱的子女,人生有何憾事!
似乎是周黎儿的话起了作用,刚才还缚手缚脚的凌安公主,抬手夹起一块肉,送到了曲萧的嘴边。
“哎呦,看这小两口的亲热样,若是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早就成亲,已经是老夫老妻了呢。”胡氏满脸笑意的打趣着。
“大伯母,看您说的,这夫妻啊就是前世的缘,所谓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若是没有缘分,即使是青梅竹马,最后也会各奔东西。”
“瞧我们小悠的这张巧嘴,就是会说话,说的哪些大道理总是能够让人信服。”程氏出声夸赞着。
“二婶这话我赞同,小悠的说的话啊,我都爱听……”周黎儿也不甘示弱的开了腔。
安凤侠今天可算是大开眼界了,合着这睿亲王妃在曲家,那就是国宝级的人物啊,每个人都捧着宠着,哪怕是说太阳是从西边升起的,这全家也都会跟着附和。
“二嫂,弟妹有一事不明,不知当问不当问?”陵安往周黎儿的身边靠去,害怕被人发现,特意把声音压到最低。
“弟妹有事尽管问,嫂子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周黎儿和善的点头。
“我们曲家的生活方式,似乎有些怪异,就算是疼爱女儿,也不能如此的……”安凤侠把话留了半截,她余光悄然的瞄去,见众人依旧不遗余力的附和着,无形的叹了一口气。若不是亲眼所见,她真的会以为,曲家这是在捧杀曲悠。
“三弟妹初次到访,想来还未曾习惯,等他日嫁入曲家,也就顺理成章了。”周黎儿没有多言,只是满含深意的看向陵安。大家都是聪明人,她的意思,她应该也懂!
“嫂子与我一样出身于大家,可曾见过哪家对女儿如此宠爱的?”
难道是她说的不清楚,不然她为何还是不懂……
周黎儿转过身,满脸严肃的开口说道:“陵安公主所有不知,若是没有小悠,便没有曲家的今天。”她一路跟着曲家走来,把小悠的付出全部看在眼里,如今日这般情景,她尚且感觉不够,更何况是曲家众人。
似乎是知道说错了话,安凤侠面色有些难看,她不过是想要弄清楚细节,省着以后再闹出笑话,陵安尴尬的一笑,低头继续追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