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莫正歧。
莫正歧想,家,他连自己何来何往,何去何从都不知道,一棵投入风中的蒲公草,凭什么有家?
“山河破碎,何以为家。”
陈了刚走出门,便听到有人轻读出书斋两侧的大字。他仰头一望,一个约莫二十六七的男人,正仔细注目着墙上,注意到陈了的视线,他回过身来,有些歉然道:“挡在路中,碍着主人家行事了。”
陈了笑了一笑,也走到这人身边,感兴趣道:“这位先生竟认得这字?”
两句话虽然含义简明,却不是寻常的字体,平常人只瞧着稀奇古怪,便是连读书人也少有认识。连陈了也没想到,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别人能认得老师自创的字体。
“虽不能认全,但也能猜一个大概。‘山河’两字笔落如游龙入川,气势磅礴。‘何’字好似一人倚在窗前叹问,也可意会。至于这‘家’字,内藏一人,貌似好女,取自《杂卦传》‘家人内也’。若是了解陈先生脾性,也不难猜中。”
陈了会意:“原来先生是来拜访家师,不知尊姓大名?”
“尊姓不敢当,鄙名许宁。”来人拱手道,“还麻烦您,帮忙通传陈先生。”
南社。
操南音而不忘本,立乱世而匡正义。
这是一个起于清末,盛于辛亥,民国之后全中国最大的文人学社。其中名声大噪、位高权重如宋教仁者,不知凡几;而寂寂无名、沙海藏粟的隐士,也难以数清。它接纳每一个志在救国的书生,青年鲁迅也曾加入过它的分社;它培养了许多运筹帷幄,革旧立新的人才。至今这些人中,有很多依旧在全国各地手握重权。
南社,不仅仅是一个学社。即便是在它解体分裂后的现在,其影响力也深深撼动着这块大地上每一个读书识字的人。
而现在,南社的创办人之一,陈青,就坐在许宁面前,与他共饮一壶热茶。
“这是去年旧茶了,元谧可不要嫌弃。”
许宁放下杯盏:“先生知道我本就不懂茶,新旧对我并无区别。再说只要中意茶香,新旧又有何妨?不过先生,还是更喜欢新茶吗?”
已经知天命的陈青抬头看了他一眼,捏着茶盖点了点杯沿。
“我喜好茶。”
许宁开口:“那我此来,便为先生送上一壶好茶。”
陈青哼了一声。
“我能不知道你?自己现在身陷麻烦,又能给我带来什么好茶?哎,你们年轻人的事,不要再来打扰我老人家了。”
“先生正当壮年,何来老一说?”许宁一笑,“而且先生若真无心再管世事,又何必要在门外挂上那一幅字。”
许宁知道,因为南社分裂,辛亥失败的缘故,陈青对时局早已经灰心丧气,更和那饮冰室主人相类,大都有放手天下风云不管的意思。然而若他真能放手,许宁也不会找上门来。
见陈青不开口,许宁再道:“不知先生可听说,之前工人们冲击租界和酒店的事?”
陈青望着杯中茶梗,好似没听见。
“这一回,上海知事将怎么处理这一批闹事的工人,先生可有过猜测?”望了眼陈青,许宁继续道,“这次工人聚众,欧杀三人,伤者数十,其中多为无辜妇孺。而与巡警冲突,也多造成伤亡。按现行律法,被抓捕到的工人头领,恐怕都要被判死刑,更甚者,司法官员为一网打尽,或许会牵连许多无辜。”
“无辜?”陈青放下杯盏,“欧杀三人,打伤妇孺,这还算无辜?”
许宁:“若真如此,当然不无辜。但若欧杀人命,伤害无辜的其实另有其人呢?若这些工人们只是被利用了呢?若利用设计之人,不仅针对起事的工人,更要针对他们身后的那些人呢?此事波及甚广,目前城内正在大肆抓人,估计少不得有人要受牵连,而南社人……”
“够了!”陈青喝道,“早已无南社,何来南社人?何况你一面之词,凭什么让人尽信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