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被帖木儿要挟着来的,还是主动来的,既然来了。就不会轻易退回去。如果武
安国所记忆没错的话,另一个时空中。西征地突厥人和东征的十字军一样,都充
当了文明毁灭者的角色。眼前孟加拉湾这几家各怀心思的力量,确实大明朝西南
最后一道防线。一旦此防线被突破,忙着内战地大明就会面临再一次的灭顶之灾。
到底损失会多大,武安国不清楚,他仅仅知道,经历了蒙古和女真两次浩劫的原
中华文明,到自己那个时代已经支离破碎到需要考古来追踪重现。虽然一些坐井
观天者将某些封建君主夸得天上少找,地下无双,却不得不承认,到了鸦片战争
时,面对西方的混合动力战列舰,个个皇帝都英明神武的大清帝国,其麾下水师
战舰还延续着明朝的尺寸,百余年没前进一步。一篇又一篇文章尽情讴歌了东方
战士在海战中所表现出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忠勇,却不得不在最后小声的提一句,
损失了百余艘战舰和数千士兵后,大清舰队仅仅打碎了对方一块船墙。
相对于西南西北两边的战局,武安国对郭璞地北平保卫战反而放心得多。一
方面,他有充足的理由相信郭璞地实力,另一方面,他知道建文皇朝已经走到了
末路。十几年的修路造桥,大明朝已经基本可以保证某地发生灾荒,如果统治者
愿意,可以倾全国之力进行救援,不会因为道路不通畅而引起更大的民变。同时,
畅通的道路也使得各个地区紧密联结,不再是孤立的一隅,北方六省拥有全国最
发达的交通络,让它比朝廷更容易集中力量。在他眼里,已经堕落到不择手段
防民之口的建文朝廷不过是个空架子,郭璞等人在北平发表的《平等宣言》足以
成为压垮这个赢弱的骆驼之最后一根稻草。何况,北方六省从来不禁止民间持有
火器,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每一个成年男子都可以走上战场。当来自四面八方
的志愿者赶到北平城下之时,也就是李景隆兵败之时。这一点,武安国相信自己
的判断。几十年在皇帝,官员和军阀中打滚的生涯已经使他冷静,内心深处,他
并不认为北方六省的模式比建文皇朝高尚,也不认为朱棣和郭璞等人统治下的北
方比沐家用铁血建立起来的西南占有道德的制高点。平等是一个目标,建立一个
负责任并且受监督的政府只是一个手段。由郭璞等人建立起来的政府未必比建文
皇朝高尚,却更适合新的生产方式。农业帝国中,纲常、礼教也许是维持整个社
会结构不得不为得原则。而现在,整个社会的底部结构变了,它的管理与运行规
则必须随之改变。这是原来那个时代历史总结出来的经验,不以人们的热情而转
移。来到这个时代,与其绞尽脑汁走捷径超越规律,倒不如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
步,同时尽力避免另一个时空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悲剧。原来那个时代的经验告诉
他,跟在别人脚步之后走并不吃亏,可以择其不善而改之。一厢情愿地去抄近路。
反而要付出成倍的代价。
“砰”,一声号跑打碎了武安国的沉思,前方郭枫所率领的分舰队竖起了临
战旗号。流浪者号主桅杆地信号旗与联络兵吹起的凄厉唢呐声告诉他,西南方向
发现敌舰。邵云飞递过一个望远镜,在前方海天交界处,武安国看到了一片白帆。
一艘,两艘,三艘,十艘双桅三角帆阿拉伯战舰接连从海天交界处的水面上跳出
来,跳入武安国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