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珪入眼一看,是一份刚刚拟好的“制”。
皇帝发布的命令有许多种类,“制”一般用来表彰、提拔或者奖赏有功的大臣,并有宣告天下之意。
萧珪手里的这一份制书,沿习了大唐制诰一惯的骈文风格,文辞极尽华美,对仗极其工整,一看就是出自集贤院的那些大文豪之手。
但刨去那些晦涩繁冗的华丽词藻之后,其中内容却很简单,就是要给萧珪加官进爵——封太仆少卿,通直散骑侍郎,轻车都尉,持节碛西采访黜置使;授驸马都尉,定远将军,仍兼殿中侍御史。加爵南宫县开国男,食两百户。赐
紫服,金鱼袋。
另外还有赐赏田产、房宅、奴婢、金银布帛与钱币若干,萧珪全都没有兴趣再作细看……因为他已经被这一长串的官名,给搞糊涂了。
——这么多官,都是干什么的?
——我一个人,当得过来吗?!
李隆基和高力士看他这副表情,都有一点好笑。
萧珪感觉有点羞耻,仿佛自己就像刘姥姥,刚刚走进了大观园。
李隆基说道:“看不懂,你可以去问咸宜和寿王。若有不满之处,你直接去找李林甫。”
萧珪心中一凛……后半句,才是重点!
“现在,你可以走了。”李隆基手一摆,下了逐客令。
萧珪犹豫了一下,托起手中的制书,对高力士问道:“高公公,这个……”
“你先拿走吧!”高力士说道,“这是一份草拟的制书,尚未加盖圣人宝玺,不会正式生效。等你想好了,并与李相公商议妥当之后,再将它拿回来,交给我。”
“是……”萧珪叉手而拜,心里砰砰直跳——这个空头支票,开得真是有点大啊!
理论上,但凡我想要点什么东西,都可以再填上去。
前提是,李林甫同意……
萧珪离开御书房,慢慢走向集贤殿的出口大门。
一边走,他一边在心中琢磨那天在清云观,与李林甫见面的情形。
记得当时,李林甫主动谈起朝廷针对萧珪的“封赏”之事,说张九龄与裴耀卿联合起来削减封赏。他李林甫虽不同意,却也无可奈何。
可现在,这份制书所封授的官职数量,都已经多到了萧珪认不全的程度。那些田产、房宅和金银钱帛,对元宝商会的大东家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普通官员来讲,那就是一辈子也挣不到
的一笔大家当。
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封宣告天下的封赏制书。它意味着受赏之人将会名扬天下,从此前途无量。这一笔无形的财富,其价值甚至还要远超那些官职和财产。
如此前后一联想,再加上今天遇到牛仙客的事情,萧珪彻底弄懂了李隆基的全盘用意——
‘朕要破格重用于你,但是张九龄等人不答应。朕要拜牛仙客为宰相,他们也不答应。朕忍他们已经很久了,至此决定废了张九龄,改用李林甫。从今往后,你就和牛仙客一起团结在李林甫的身边,同心协力效忠于朕!’
想通这些,萧珪情不自禁的长吁了一口气……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萧郎,你叹什么气呀?”
突然一个声音从旁边传来,萧珪转头一看,刚好迎到咸宜公主那张阳光明媚的笑脸。
“没什么,只是稍有一些疲累。”萧珪四下看了看,有点好奇,“寿王殿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