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重生之官商太子 > 第六百零六章 为商不做胡雪岩2(第1页)

第六百零六章 为商不做胡雪岩2(第1页)

胡雪岩荒淫而奢靡的生活习性,与他最终的失败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语有云:福兮祸之所伏,胡雪岩在商场驰骋多年,靠官府后台,一步步走向事业的顶峰,风光无限,但其最终的失败,却也是由官场后台的坍倒和官场的倾轧所致。胡雪岩虽为商人,但他的发迹以及鼎盛与政界要人的庇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胡雪岩紧紧把握住了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精髓,他先借助王有龄开钱庄,又以左宗棠为靠山创办胡庆余堂,为西征筹借洋款,恢复因战事而终止的牛车,为百姓、为国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从而一步步走向事业的巅峰。作为一名商人,他被御赐二品顶戴,被赏黄马褂,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但就是这样一位己名利双收、事业有成的人,却在几天之内垮掉了,他的事业也随之走到了尽头。胡雪岩生意的失败是由于他野心过大,急于扩充,出现决策性失误,试图垄断江浙生丝生意出口从而激怒洋商,生丝销不动使钱庄因缺乏流动资金而被挤兑,致使其经营的生丝铺、公济典当、胡庆余堂等纷纷关闭。但导致胡生意失败的另一重要的原因是政治敌人的打击。

胡雪岩虽聪明一世,与官场人物交往甚密,但最却因为不谙官理、刚愎自用、不懂变通而成为左宗棠与李鸿章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成为李鸿章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牺牲者,实在令人为之扼腕叹惜。导致胡雪岩资金链断裂的,还有号称“洞庭山帮”的席正甫。此人是清朝金融买办的缔造者,他为汇丰银行工作。胡雪岩陷入的是国外金融资本势力和国内金融买办势力的内外夹击,其失败在战略上早已无可挽回。

当然,对胡雪岩的失败,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在唐昱看来,那自然便是成也官商,败也官商,红顶商人,不是那么好做的。

当时,他联合蚕农,收购蚕丝对抗洋人,结果被李鸿章暗算,2000万两的蚕丝输光了!收不到蚕丝,外商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此时居然有清朝的官员来告诉洋人,能帮助过英国政府解决蚕丝问题,迟早会让胡雪岩把丝便宜卖给英国商人,这才导致了胡雪岩最终没有成功,李鸿章和清政府可谓是居功至伟。

胡雪岩人生的最高峰,都是他的大靠山左宗棠带给他的,胡雪岩从最高峰的跌落,也是从左宗棠的败落开始的。左宗棠不垮,胡雪岩不会那么快出问题;左宗棠一跨,靠山没有了,胡雪岩孤立无助,问题就出现了。

左宗棠为什么会垮?就是因为他的一句话。左宗棠把新疆收回以后,对于清廷功劳是很大的,被封为侯,侯再往上去就是王,清朝规定汉人是不能封王的,所以身为汉人的左宗棠已经被封到顶了。左宗棠调回北京后,当上了军机大臣。东太后突然驾崩,李莲英去给每位要员分发丧礼要穿的麻衣。当送到左宗棠这里时,左宗棠问怎么回事。李莲英告诉他,东太后驾崩了。左宗棠怎么说?他说不应该啊,怎么会这样呢?然后他千不该万不该又说了一句:我昨天看到太后还是好好的!就是这句话,被李鸿章见缝插针地传给了西太后。左宗棠身为军机大臣,又在皇宫里面,讲这种话实在是太不合适了。东太后死了,你说不可能,这什么意思?西太后心里自然会想:你左宗棠认为是我把东太后害死了?于是,慈禧太后一怒之下,找了个理由就把左宗棠调离了北京。一个人因为自己的一句话而害死自己,自古以来,这样的教训实在不少。言多语失,无意的一句话,可能会招致意想不到的祸端。所以,说话一定要谨慎。李鸿章一直都想把左宗棠打垮,他的第一目标就是先打垮胡雪岩。

至于胡雪岩为何垮掉,也是多方面的影响,胡雪岩涉足很多行业,几乎什么行业都赚钱,钱庄很赚钱,茶也赚钱,这些以商业方式运转的行业盈利状况都很好。我们称胡雪岩为商圣也即因此——胡雪岩所有以商业方式运转的项目都盈利。但唯独蚕丝行业,是胡雪岩投入本钱最多,却没有按照商业规律操作的一项业务。用现在的话讲叫:没有在商言商。

自古以来,外国人就很喜欢我们中国的丝绸。鸦片战争以前,各国都是以相对公平的方式在中国进行蚕丝贸易,至今仍有丝绸之路的遗址在见证着那段光辉的历史;1840年以后,各个以文明著称的国度,用枪炮打开清朝的大门,把鸦片送进来之后,就开始为所欲为,大肆掠夺,想拿什么就拿什么。一开始是清朝的银子,后来就发现拿蚕丝回去更好,因为除了鸦片的黑心利润外,蚕丝运回欧洲的贸易利润也相当可观。按说这两头赚钱的生意已是无可挑剔,但是他们的**是无止境的。人一旦失去了制约,就会肆无忌惮。所以,外国的商人想到要垄断中国的蚕丝贸易,赚取更多的利润。在这种状况下,胡雪岩挺身而出说:这样不行!你们外国人欺负到我们头上了!于是,他联合蚕农,收购蚕丝。外国人四两银子买,胡雪岩出五两,号召大家不要把蚕丝卖给外国人。初期,外国人还可以忍受,因为胡雪岩的收购规模尚小,但随着他投入资金的增多,外国人甚至都买不到足够的丝,供他们国内的工厂开工。收不到蚕丝,外商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此时居然有清朝的官员来告诉洋人,能帮助过英国政府解决蚕丝问题,迟早会让胡雪岩把丝便宜卖给英国商人。

从表面上看,胡雪岩的失败是由于他库存的丝卖不出去,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抽调不出钱返还官方的钱款,而最终被以李鸿章为首势力拿住把柄上告而被抄家。但我更认为,是他的一意孤行,盲目托大而造成的,是他自己打败了他自己。

胡雪岩经营的事业涉及钱庄,典当行,丝行,药店,房地场等多个行业,其钱庄就是其总个集团体系的支撑部门,除药店外其他行当基本上都环环相扣,所以也就在其钱庄出问题后很快全面崩溃。前不久出问题的德隆系的结构,与胡的事业结构就有一定的相似程度。

胡雪岩在濒临破产的时候,按胡的说话,其总资产近4000万两白银,而其总负债只有800万两,按这种负债率,绝对可以用经营有方来评价。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其库存的原材料(生丝)价值竟达2000万两白银,在李鸿章为首的官方势力和洋人势力的双重打压下,这笔生丝到最后几乎一文不值,以至于在谣言四起,钱庄挤兑爆发,再加上其靠山左宗棠自顾不暇、无力救援之后,最终只能被官家以确保国家资财安全之借口抄家。对于生丝这种时间长了会贬值的商品来说,储存价值2000万两白银的货品实在不能说是个明智的选择。

他的商业集团也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其典当行,钱庄,丝行的总挡手都先后出了问题,都挪用了东家的钱来从事自己的生意。这几个人的能力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前面就提到了胡的知人善任,胡的万贯家财也是在他们的努力下创造出来,虽说胡是东家,但是相比于东家的财富他们所得的也就太过于微小了,也就产生了心理失衡,这是激励机制的缺失。再有,即使是激励出了问题,但你不干有人会干,换个人就可以了,可是直到最后要破产了才发现这些问题,这就是约束机制的缺失了。对于这种东家与总挡手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或许才能长治久安。

他还过分介入朝廷内部的势力斗争,这才是主要原因,树大招风,锋芒过露,他在成功以后,不断扩建其胡家花园,其出于扩充门面的想法的初衷是没错的。但在当时那个封建等级制度深严的年代,官家建宅与平民建宅是有区别的,其房屋结构和屋顶结构是讲究一些禁忌的。胡雪岩大兴土木,宅第设计采用皇家花园设计,其奢华竟可比恭亲王府,再加上胡在发家后行事张扬,这必然引起一部份人的嫉妒甚至仇视。

不可否认胡的爱国情结,其以一人之力对抗洋商的勇气更值得钦佩。但换个角度来想,最后由此而引发的牺牲值得吗?为什么不能有理有节的退一步海阔天空了,然后再等待时机反扑了?在最终崩盘之前,其好友和下属曾多次提醒他资金链已经出现问题,只能尽快抛掉那库存的生丝,而胡只为与洋人斗法而不顾其他,直到最后再也支撑不了这笔庞大的库存而整个体系瞬间瓦解。胡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成就到达顶点时他的自负也到达了极点,也就为盛极而衰最终成为悲剧埋下了伏笔。前车之鉴阿!

胡雪岩破产后,把所有的姨太太都叫到跟前,每人给了几百银子,让她们另找归宿。同时他也把债主们划了三个等级,有权的、当官的为一等----这些人得罪不起,生活过得贫困的,每月只有几银子的---为三等,三等债主也是每月一定要的。最後就是二等了,他们的银子每月一百两,同时他们也不愁这银子过日子,可还可不还;留在胡氏身边的,除了正房还有一个九姨太,为什麽留九姨太呢?九同“久”一个音,预意长长久久。靠着胡庆余堂的微薄收人,胡雪岩凄凉地度过了他的晚年,于光绪十一年黯然离世。

显赫一时的一代豪商胡雪岩,终于一贫如洗。他曾经拥有的万贯家财和浮华一生,都没能给后人留下基业与向往。

倒是他精心创下的胡庆馀堂,至今仍以其“戒欺”和“真不二价”的优良传统矗立在杭州河坊街上,虽然钦差大人文煜为了保存这座国药国库,帮助胡雪岩接管胡庆馀堂。善良的百姓,至今仍记得他姓胡,并因胡庆馀堂而传颂着胡雪岩的名字。

清朝时讲,北有王锡衮,南有胡雪岩,个人认为目前胡雪岩应该是中国商人的偶像。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官商,同时,令人佩服的是他黑白通吃。在当时中国、政府的力量是无穷的,权限极大,所以企业要做大,必须找到这个靠山。

胡雪岩的个人魅力更是了得,他虽然有那么多的老婆,但是他的家庭关系处理的非常好,而且不同时期不同的老婆都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缺乏信用契约的前提下,有老婆相助更是如虎添翼!

唐昱还在回忆之中,沈睿鸿拉过凳子让他坐下,“小昱,你来说说,你对胡雪岩的生平怎么看,当然,成功的地方你就不要说了,我们三个,今天也好好听你说道说道,看看你是怎么看待他的失败的,或许,你若是能看清楚了他,就能看清楚你自己面临的局面了。”

唐昱顺势坐下,微微皱了皱眉头,“沈伯伯,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了,不外乎是官商之类,胡雪岩失败的原因,我之前也是有考虑过的,大致可以总结为六点。”

“哦?小昱已经总结了六点?那我倒是要好好听听。”沈睿鸿笑呵呵的说道。

唐昱继续皱着眉头,“首先,胡雪岩充当了左李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胡雪岩一生纵横商场,与官场人物相交甚密。通过官商后台,打下一片江山。他先以王有龄为靠山,后以左宗棠为靠山,一步步走向事业的辉煌。然而,“福兮,祸之所伏”。胡雪岩的生意之所以能够遍布大江南北,兼及海外,全赖官场势力庇护,然而其失败却也源于官场的倾轧。官场成就了胡雪岩的事业,官场也摧毁了胡雪岩的事业。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时,左宗棠陕甘用兵成功后,入军机而又外放两江。两江原来是李鸿章的地盘,官员多为李的亲信。而李鸿章作为政坛新秀,与逐渐年老的左宗棠政见相左。比如,在对法战争问题上,左主战,李主和。两派矛盾日趋白热化。这样,左宗棠一上任就必然先要清除其管辖区域内李鸿章的力量,并且很快的付诸行动。当时李鸿章丁忧回籍,左宗棠趁机打击李的势力,引起了李派人员的强烈不满。但是,情况突变。由于国家危机,朝廷又起用尚在服丧期间的李鸿章,李上台后,制定了“倒左必先倒胡”的战略方针。胡雪岩作为左宗棠的左臂右膀,得力助手,使得左李矛盾冲突的矛头直指他,而他尚不自觉,未做任何防御措施,不免失之大意。”

苏慕儒点了点头,“你这点总结的好,这也是你自己最需要注意的原因,能想明白了这点,想必你就知道我们这次紧急把你交回到,到底是为了什么了,你继续说,我们也能好好听听你的生意经,看看能不能长进点。”

唐昱腆着脸笑了笑,“其次,胡雪岩当时的做法是逆时代之潮流,必然是要失败的,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哪是那么容易被挡住的。囤积丝茧的做法使得资金周转不灵。当英国瓦特发明蒸汽机,导致工业革命后,手工业之将没落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当时,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然结束,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沿海的江浙开放的通商地区也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机器。但是,必然的,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会使得原来从事此项生产的广大手工业家庭破产。胡雪岩不甘屈服于西洋资本主义国家雄厚的经济力量之下,他为了维护中国广大小农的利益,不惜高价买进蚕茧,囤积一段时间,使从事蚕茧加工的洋人工厂因无原料而倒闭,这样,就可以将原料卖给蚕茧加工的各小农家庭。但是,此举无疑触怒了洋商。因此,在胡雪岩钱庄挤兑风潮急需脱手求现时,洋商乘机压价,在反垄断的孤军奋斗之下,导致了周转不灵的困境。他的失败,可说是时代的悲剧。”

“这一点倒是简单的很,倒是真的能够和你结合在一起,你小子,到不愧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材料。”

唐昱摸了摸脑袋,“这第三嘛,则是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制约了胡雪岩的发展。中国两千多年以来“重农抑商”的政策形成了“士、农、工、商”的阶层顺序。中国历来不是一个重商的社会,而是个重官的社会。封建政府给予了商人种种限制。比如,对商业活动课以重税,商人之后代不得做官、不得参加科举、不得与其他阶层的人通婚,商人不能穿华贵的衣服、不能坐豪华的马车……”

“但是胡雪岩的生意扯的很大很广,并且为了生意的方便,还捐官为四品道台,想要与官员平起平坐。胡雪岩不是不知道商人在中国的地位,他曾经说过‘人家外国人,特别是英国,做生意是第一等人。我们这里呢,士农工商,做生意的,叫啥四民之末,现在更好了,叫做无商不奸。’还说‘我跟你说一句,再大也大不过外国人,尤其是英国人。为啥?他是一个国家同你做生意。人家的政府,处处帮商人讲话,我们呢?’不能不说胡雪岩很清醒,但是,说归说,做归做,更主要的是他已经卷入官场无法自拔了。随着官势而上,随着官势而下,胡雪岩实际上已经是身不由己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当胡雪岩濒临破产时,朝廷并没有念在他功劳的份上,帮他度过难关,相反还要限期缴还朝廷欠银,抄家抵债。”

“这也算是一个原因,”唐天鸿点了点头,“算你过关。”

“嘿嘿,这第四嘛,中国钱庄体制上的落后也是胡雪岩失败的原因。那个时期西方资本已经走向集团化,银行已经成为了西方资本融资的主要形式,并且世界性的大银行都在中国设有分行。而中国这个时期还是钱庄。钱庄说到底还是个人资本、家族资本,它的规模始终无法与银行相比。胡雪岩实际上是一个人与一些集团在竞争。所以,当阜康钱庄出现挤兑风潮时,很快就濒临破产。”

“至于第五,胡雪岩历来的经商理念具有一种冒险性的接近赌徒赌博的性质。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八个坛子七个盖,盖来盖去不穿帮就是本事。’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最终,他的‘八个坛子七个盖’经商行为穿帮了,造成了他信誉的严重下滑,当阜康钱庄被人恶意兑款时,很快就形成了挤兑形势,可谓推波助澜。胡雪岩最初是依靠王有龄而发家的,而他用五百两的巨款援助落魄中的王有龄本身就是一种下赌注的行为。第六则是胡雪岩事业长期处于一种顺风顺水的状态,这使得他产生了一种侥幸的心理。从他创业的第一天起,即使生意上遇到了拦路虎,比如资金短缺、关系无门路等情况,也被他以权谋的手腕迅速的解除了。这样势必形成一种极强的自我膨胀感,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在他后期性格上的反映就是不听人劝告,万事继续采取冒险做法而不留后路。”

沈睿鸿哈哈一笑,“你总结的倒是不少,放在你自己身上,有何作想?”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