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专家们鉴定一下土壤的成分。
看看是不是地球的土壤,如果是的话距今又有多少年了。
要是赶得上时间,应该能和洞穴内的足印鉴定报告同时出炉。
运气好的话,说不定咱们就能确定青丘最初建成的时间了。”
看上去四十多岁但实际上刚满25的小孙单手提着全站仪,重重一一拍胸脯:
“陆教授,恁放心,这里就交给俺吧!”
陆朝阳客气对他道了声谢,转身对林子明道:
“林上校,我们继续往前吧。”
林子明也点点头:
“好。”
随后一行人径直向前走了大概七八百米,来到了一处枯败的树木边上。
枯木的左侧有着一条宽度大约三米多的沟壑,沟壑深浅不一,从十几厘米到一米都有。
其中的沙土寸草不生,荒凉皲裂,孤独的嵌着几块石头。
不过根据沟壑边缘一些隐约可见的分层迹象以及沟壑长度不难判断。
这在很早很早之前,曾经是一条清澈的小河。
河流的源头应该来自远处的一座山峰,尽头未知。
在青丘鼎盛辉煌之时。
也许有很多幼小的狐狸喜欢在这里玩耍。
然而如今青丘寂灭,曾经欢乐的身影也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沟壑边只留下了几枚浅浅的足印,以及。。。。。。
三五具的骨架。
这几具骨架有大有小,零散的分布在树木周围,一些关节已经消散在了岁月里。
林子明先是警惕的周到附近,用神念检查了周围一圈。
发现没有异常后,看向了狐类专家易安:
“易教授,麻烦你了。”
一旁的易安轻轻点了点头,带上手套,取出了一副放大镜。
接着走到几具狐狸骨架身边,低头开始检查了起来。
狐类研究。
这是一个本土非常非常冷门的科目。
有多冷门呢?
它冷到平均3。4年才能出一篇SCI,冷到国内从事相关研究的教授职称数量只有8个。
更冷到国内单独设立的狐属研究实验室只有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