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完整版 > 第276章鹰和鹰的较量(第2页)

第276章鹰和鹰的较量(第2页)

丘吉尔在心里长叹道。

他现在能做的,就只能是协调空军部门的人,命令他们做好出击的准备,一旦天明,就派出轰炸前往战场支援。由于交战的战场离陆基机场太远,“短腿”的喷火和飓风战斗机都无法飞临战场提供防空支援,能出动的只是威灵顿轰炸机之类的攻击机。

“天佑吾皇!”

丘吉尔在心中暗暗祈祷着。随着对萨菲罗斯教关注度越来越高,丘吉尔现在也越来越相信有“非人类”的力度,掺入了这场战争中,毕竟在这场战争的过程中,违反“常识”的事实在发生得太多了。

现在已是凌晨六点,透过窗户望,天空依旧阴沉沉的,离太阳从海平面升起,差不多还有四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丘吉尔稍感幸运的是,这几天由于气候恶劣的北欧,连续出现了几个暖气团,倒是不会象卑尔根之战时那般是恶劣的雨加雪天气,加上时间已是二月底,天亮要早得多。

凌晨六点十分,位于追击中的德国主力舰队后方约四十公里的海面上,齐柏林号航母和塞德利兹号航母正在转变航向进行逆风行驶,准备放飞飞机。

根据昨天大阳升起的时间推断,今天日出的时间大概会是在六点四十二分左右。不过地球是曲形的,起飞的飞机只要飞到天空,受到高差的影响,就可以提前看到东边海平面下的太阳。

战争暴发前,德国海军就极重视利用这点“高度差”的因素来抢时间,早早地就进行了相关的训练。如今两艘航母上灯火通明,甲板上人头涌涌,一架架he112f型战斗机已被提到甲板上排列好,辅助人员正忙着起飞出击前最后的准备工作。

由沙恩霍斯特号上传来的情报显示,正在前方“逃窜”的英国主力舰队,正在也正在做释放舰载机的准备工作,他们的想法和德方类似,也是想抢日出的时间差。所以德国舰队方面这边针对性地将第一波放出的飞机全部设定为战斗机。

德国舰队中拥有五艘航母,但真正的战斗航母只有两艘,最大速度达到三十一的节的两艘齐柏林级航母,可以伴随主力舰队一起执行追击作战的任务。而用商船改造过来的三艘护航航母,最大速度只有二十三节左右,由于速度的差距,经过一夜的“狂奔”,其已被在拉在距主力舰队约百公里外的更远处。

护航航母速度太慢,无法伴随主力舰队同步行动,这是德国海军最头痛的问题。为此在战术运用上不得不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昨夜德国舰队炮击纳尔维克港时,这三艘护航航母就曾提前一步“退场”向西行进以抢时间。

现在那三艘护航航母,此刻同样也正在做放飞飞机的准备工作。因为速度差距而拉在后他们,身边仅有魏玛共和国时代建造的四艘老式800吨级驱逐舰在护航。昨夜追击战时,林汉不惜冒着暴露的危险,一路过来不断地“扫荡沿途航线上的潜艇,就是为了保证这三艘拉在后方的护航航母的绝对安全。也因为这个作法,约翰。托维司令通过大量潜艇“失联”的状态,敏锐地嗅出了德国主力舰队正朝其猛扑过来的危机。

六点二十分,齐柏林号和塞德利兹号航母上,各放飞了十二架he112f型战斗机,位于后方更远处的三艘护航航母,也分别放飞了四架he112f型战斗机。

前面的英国海军总共仅有三艘航母,而且载机量都很小,三艘加起来仅有八十架,勉强超过一艘齐柏林级,第一波的三十六架战斗机要压制这些落后航母上起飞的老旧飞机已绰绰有余。

“想开最好的战斗机吗?来海军吧!最好的飞机是海军的,海军才是最好的飞行员诞生的摇篮!”

驾驶着新式的he112f型从甲板上起飞时,嘴里还套着牙套的法夫尼尔上尉有些得意地在心里哼着海军航空兵学校的“征兵广告台词”。返回国内修整的日子里,他这位海军的王牌飞行员,驾驶着最新装备的he112f型战斗机到空军的地盘上去“踢馆砸场”。

在基尔,法夫尼尔驾驶着最新式he112f型,和空军那边的王牌加兰德驾驶着的he100c型,进行了多次的模拟空战,最后法夫尼尔上尉以极无耻的方式获得了空战的胜利。

胜利的原因,不是他在六点钟方向长时间咬死对手取得“击坠”,而是对手没有油了!

航空技术发展到现在,从he112发展出来的he100战斗机,如今其性能和he112相比,已有了不小的区别。

he100,从一开始就定性为前线战斗机,是空优型格战斗机,为了获得更高的推重比以取得更大的爬升率,该机载油量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装备副油箱的情况下,最大航程为700公里——比起历史上同期仅有600公里航程的bf109e型,这种航程已经够让空军泪流满面了。

he100从一开始使用的就是奔驰公司生产的db601系列液冷式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和历史上的同期产品相比相差无几:使用燃油直喷系统,而且没有安装中冷器。

二战德国的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过程中,其在点亮科技树上,也走过不少的弯路。

燃油直喷系统无比先进,却过于先进了。带来的好处是做负g机动时飞机不会断油,同等条件下,其发动机马力比使用传统的浮子化油器大百分十到十五。

这个系统也是后世无数“德棍”yy德国武器多么先进的高氵朝点之一。但那些德棍们却忽视了一件事:其实同时代英美也有类似的技术,甚至这个技术本身就是德国从美国引进的。

而燃油直喷系统也有一堆的不足之处:燃油直喷技术,其实是要发展六十年代后的“电喷”时代后,才敢说真正地成熟。过早的使用这种技术,最大的不足就是会极不省油,富油燃烧问题过度严重(就是燃烧不完全的意思),同时会造成一个极恶劣的后果:火花塞结焦。

历史上1943年后,德国国内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停不前了接近两年,最大的因素就是被火花塞结焦这个问题折腾得死去活来。一直战败为止,德国的战斗机始终都无法用上2000马力的发动机,而这个因子其实早在他们使燃油直喷供油系统时就用下了——而同一时期,英美方面一大票的两千马力甚至两千五百马力的战斗机早就满天飞了。

加上德国的db601发动机始终没有设置中冷器,这个缺陷导致气缸气压上不去,燃烧室进气量不足的问题,更令火火塞结焦的毛病雪上加霜。

在穿越前,林汉在“空军之翼”的论坛上,看到过一个id名为“glen”的军迷发烧友详细讨论过这个问题,受其影响,非常清楚德国发动机开始过程所走的各种弯路和错误。

不过在穿越后,在db601发动机的的开发过程中,他却没有过早地纠正这个错误。

在林汉看来,使用一些“歪招”,特定的技术,在特定的时间,是可以取得不小的成功。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时代变化了,技术进步了,相关的观念也要及时进行转变。

穿越者最大的优势之一,就在于他们能准确地把握好“观念”转变的节点。

早期型的db601发动机系列,马力接近时,其重量和同时代的英国梅林发动机相比,重量要轻了近两百公斤——这份重量恰好来自于中冷器。在燃烧室进气压不大的情况下,使用燃油直喷系统的db601发动机,产生的动力比重量更重的梅林要有优势。当然,这份优势随着发动机的燃烧室的进气压越来越大,拥有中冷器优势的梅林后劲十足,很快就赶上前者反超。

二者的评价,套用林汉的话:db601发动机只是开始时靠用“歪招”一时爽,而梅林发动机则是后劲十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