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卢基本情况摸清了,然后就开始下黑手。
胡卢现阶段的金手指就是刘公公。
不过刘公公也上位这么长时间了,现在威名虽然还没覆盖到地方,但在京城只怕离只手遮天不远了。
巴结的人多了,以前和刘公公那点香火情,现在就未必还被放在心上了。
所以,该给的银子,绝不能少。
胡卢打算把从乌有县捞的几万两银子全部用掉。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但仅靠银子未必够,还得加一些筹码。
刘公公现在缺什么?缺官场助力,尤其是文官。
送你个礼部尚书要不要?
至于胡卢座师礼部左侍郎谭观止会不会同意,光明正大的投靠肯定是不行的,但私下里暗通款曲应该问题不大。
之前谭有才走的就是刘公公的门路,如果谭观止真是至诚君子,就肯定提前阻止了,怎么会装聋作哑,甚至找了个绍兴师爷陈茂生来酬功呢。
只要你是政客,万事就好商量。
胡卢先写了一封信给座师,随便扯些闲话,封好,标明收信人,放一边备用。
他把陈师爷叫过来,将自己的计划讲给陈师爷听。
陈师爷都听傻了,这可是朝廷官职,岂能私相授受?而且一次性变换这么多人,这可是大换血啊。古往今来,不曾听闻有这样干的。
对此胡卢表示理解,毕竟若不是看过影视剧,胡卢也不信呐。
说来说去,还是见识少,想象力匮乏,等“立皇帝”巅峰时期,那才叫真疯狂,现在先习惯一下。
不管陈茂生信不信,甚至这事能不能成,总要试试才行。
两人又就如何说服谭观止交流了一些意见,完善了一些细节。毕竟那可是一个尚书,若是能成,明里暗里的好处数不胜数。
对于刘公公那边,没什么好说的,哪怕看在那几万两银子的份上,刘公公多半也会把事给办了。
只是陈师爷倒是提出个建议,需要给朝廷那边找一个人员任免的理由。
刘公公只是执掌司礼监,但无法发起人员任免申请。原则上,这都是吏部的权责。上次胡卢晋升和谭有才复职,就是通过谭观止走的吏部的关系。
但实际上,地方官员是有建议权的,只不过地方官员的折子要先过内阁,通过之后,司礼监朱批,然后才能生效。
刘瑾不可能自己拟折子要人员任免,然后自己用印,这样是不合规矩的。
但胡卢这边拟的折子,过不了内阁,内阁一定给否了,到不了司礼监。
所以这件事情要成,必须有一个过得去的理由,然后到内阁后,让司礼监直接去内阁那里找这个折子。
明朝的规矩很严谨,互相制衡。内阁如果觉得这个折子不合理,就可以不给皇帝看,直接打回去,不浪费皇帝的时间。但如果皇帝一定要看,那内阁就不能瞒着,否则就是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