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几天前,在场的官员打死也想不到,一个辣椒展馆就能为李严筹集到这么多的银钱。
当时他们甚至有着着嘲讽的心理。可现在巨大的数字排在面前,谁还能嘲讽的得出来。
李严并不贪婪,见好就收,三天就结束捐款。
这样不会让那些大家族为了面子争夺排名被迫多捐,最后忌恨上办展会的东宫及献出辣椒的徐府。
“捐款排名第一的就能记入史书?海华只捐了万两银就记入史书!”
“陛下为何不早说能记入史书?”早说了就是捐十万两白银,也有许多家族打破头的去捐。
“海侯爷人呢?”
“他刚才跟吃了蜜一样嘴张得很大笑着走了。”
“这回海家可捡了大便宜!”
“我家老爷子以为捐款至少捐个十天半个月,谁知三天就结束了。”
“不如我们上奏折,让陛下继承在辣椒展馆设立捐款区?”
“陛下已下圣旨,今年是不会再设立捐款。我们只能等到明年……”
“明年要是没有洪水,怎么办?”
“呸,你可小声点,这话让陛下听到,还不把你的官职给撤了!”
海府。偏厅。
赵氏年事已高,正在听大奴婢念着海华的亲笔信,得知夫君还没有收到她的信时就已经上路了,为得就是给她庆祝七十岁大寿,心里十欢喜。
海英峰满面红光,快步走来,高声道:“娘,您猜猜今个早朝上发生了何事?”
“肯定是好事。快说说。”
“爹爹的名字要记入史书了!”
“好。极好。你爹很快就要到长安,这个喜讯来得太好了。”
“您猜爹爹是因为何事入的史书?”
“瞧,你爹的信上面都说了。”
“我爹来信了。我瞧瞧。”海英峰接过大奴婢递过来的信,一目十行看完,原来海华在上个月成功劝降一个部落近三百人归顺大唐国。
海英峰面露惊喜之色,“爹爹竟是又立下军功了。”
赵氏一听,问道:“难道不是因为此事?”
“不是。”以前海家做过同样的事,被记入了史书,但是因为归顺的部落没过几年换了首领出尔反尔又叛乱,史官就把此事从史书里面删除了。
“那是?”
“捐款。”海英峰想到满朝文武用羡慕妒忌的眼神望着他,心里那个爽快舒畅,仰天哈哈大笑。
“真是老天开眼,这回终于让你爹的名字上了史书。”赵氏喜极而泣,拉着海英峰去书房,立刻给海华写家书,把这个大喜讯告诉他。
隔了两条街的徐府,大厅。
徐淼淼听完了东宫来人禀报早朝关于捐款及天碗的事。
“各位大臣可曾议论天碗?”
“大人们大都在议论捐款能上史书的事,只有几位大人去问工部的张尚书,天碗是否制作成功,下品御赐天碗是什么模样?”
“我下午会去一趟东宫,给小南南带些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