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一帮男人去书房,几个女性长辈在堂屋聊天,欧阳纤芊则被苏沁彤拉着照顾三个孩子为。女人扎堆聊的无非孩子孙子,这不堂屋里的几个长辈,这爱坐定就听到一道爽朗的声音。
看着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司婉秋,杨部长心里当真羡慕得不要不要的,“小一的婚事总算定下来了,你就等着当婆婆,当奶奶的。我们家需那臭小子的姻缘,还不知道在哪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给我带个媳妇儿回家。这人果然不能对比,一对比,就让人恨不得没将这些个小混蛋生出来。”
杨部长跟司婉莉同岁,两人都是马上就要退下的人。她也希望自己退下来后,就能过着含饴弄孙的生活。可是儿子马上三十六岁了,却连女朋友都没有,每次说结婚的事儿,看着倒是认真听,却左不过过耳罢了,压根没放心上。
好吧,孙子没有,有个外孙或者外孙女,好歹也能安慰安慰她的心思。可女儿女婿却在孕事上,不如意。两人备孕前,女儿被查出输卵管堵塞,按说在现代输卵管堵塞,做个小手术也就没什么大碍,偏生苏沁彤做完手术,医生也说没大碍了,却硬是好几个月没能怀上,简直把她这个当母亲的愁白头。
可是这种事情女儿心里也不好受,在苏沁彤面前,杨部长从来都不敢表现对孙子和孙女有太多的喜爱。以往隔三差五就来看三胞胎,在女儿的事情后,她尽量减少来的次数,生怕刺激到女儿。
她唯一庆幸的就是,女婿在女儿的孕事上,态度很是乐观,比他们当父母的还会宽慰女儿的心思。所以,苏沁彤在孕事上虽不太顺利,倒也没因此心里负担过大。
权苏两家本来交情就不错,如今又有姻亲关系在,关系自是更加紧密,苏家这些事,权家这边也都很知道。都是经历过儿女婚事糟心事的父母,很能理解杨部长的心情。
司婉莉也没拿出常人劝人那一套,而是颇有同感地感叹道,“也不知道这些个孩子,一个两个的到底是怎么想的,明明一个个都有着良好的出身,自己的本身也不差,要找个差不多的女子结婚,不难才对。可他们偏偏,一个个都三十五六岁了,还一点不着急。”
“这些年无论你,我,还是微澜可都没少为这些个臭孩子操碎心。京城人家那几家有适婚女子,咱们两估计都能如数家珍。有哪些儿子正处适婚年龄,微澜也都清楚得很。”
“咱们这心思啊,估摸着是他们能相中,哪怕叫咱们当山大王去抢人家闺女儿子回家,当儿媳女婿的事都能做得出来。”
司婉莉说的这些话,当真是一点都不亏,她一直知道儿子在部队接触不了姑娘家,早在权赫朗可以结婚的年纪时,就帮着注意适合儿子的女子。到权赫朗前两年交了余珺瑶时,先后也有十几年的时间,当真是对京城的女儿家,清楚得很。
“对啊,我都帮着别人介绍了好几个,人家有几对结婚后,小日子过得都很不错。我就搞不明白,别人相亲都能找到合适的媳妇,把日子过得好好的,我家那臭小子为什么就不行?这真真是个叫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的小冤家。”
“有时我就在想,是不是打小给他们婚姻自由的观念,叫他们在选择伴侣的时候,较其他人家的孩子,挑剔上三分。要不然,就他们圈子的那些人,怎就他们几个,一个个都是三十好几的大爷们,才肯结婚呢?”
权赫朗订婚的时候也有三十四五岁,权赫峻要不是碰到欧阳纤芊,估计这会儿还是光棍一条,苏旭阳三十五岁虽然交过一两个女朋友,却硬是没一个成的。
“谁知道,这几个臭小子的脑回路,究竟长什么样?小一要不是当年因着纤芊,认识了瑶瑶,我估计他这会儿也还是光棍。”权赫朗如何会跟欧阳纤芊走在一起,司婉莉很是清楚。对侄媳妇,无意中触成儿子和儿媳的婚事,当真很是感激。
司婉莉这话说得半点水分都没有,就自家儿子那德性,对婚姻之事压根没怎么想。加上常年在部队,身边女性少之又少,要找个心仪女子,难。
“我也不是因着小一快要成亲了,就说风凉话,这些个孩子自己不肯娶媳妇,咱们也不能绑着他们,做那些包办买卖婚姻的事情。你啊,还是放宽心点,儿孙自有儿孙福,由他们去吧。”
“可不就是这个理儿。”说起儿子不结婚的事儿,杨部长当真满满的无奈,“也就咱们心宽,要不然这日子当真不好过。”
“老话说得当真是没错,儿女果真都是债。”
杨部长见大家被自己的话题,都带着有点郁闷,调整了下心情,“好了,不说那臭小子的事情了,咱们说说小一的婚礼。”
权赫朗的婚礼,就在月底,时间挺紧的。好在很多事情,司婉莉都提前准备好,倒也不至于太过仓促。
“权家今年有三喜,纤芊生三胞胎,宁宁结婚,小一结婚,当真是三羊开泰。希望明年这好运气轮到苏家,让我如愿娶个儿媳妇,再生个小胖孙子。”
“纤芊第一次来家里,我就说她是个旺夫的人,自从她来到权家后,权家的喜事当真是一桩桩一件件。”
权赫朗这对夫妻是欧阳纤芊间接触成,宁宁这一对当中的弯弯绕绕他们知道不多,但也明白欧阳纤芊多少有点关系。至于权家现有的四个曾字辈的孩子,全都是欧阳纤芊所出。
在座的都是自家人,都知道这些事儿,都赞同司婉莉的话,杨部长更是意动,“往后我定要时常把纤芊叫回苏家多住住,让苏家也沾沾她的好运,叫旭阳能早日娶个媳妇回家。”
杨部长这话,颇有种要把欧阳纤芊当成菩萨,请回家供奉的意思,大家都被她给逗笑。司婉莉笑着道,“不是三喜,而是四喜才对,宁宁那边也确定怀孕了。”
权家这两年来,的确是各种喜事不断,作为当家夫人司婉莉自是开心得很。子孙兴旺,可是家族蒸蒸日上的好兆头。而作为当家主母,家族能在自己手上,越发兴旺,作为一个喜爱家族的人来说,自然是高兴的。
说起这个的确让人羡慕得很,“权家就是子孙多这点好。想到我这外甥女,一下就给你们家生了四个孩子,我刚刚说的话,绝逼要认真执行。”
“到时候你们可别对我外甥女有意见,我苏家人太少,必须借借她的好运气。”
见杨部长一副‘你们谁跟我抢,我跟你们着急的样子’,大家一个个心里可乐得不行。实在有种抢心爱之物的违和感。
作为正经婆婆的李欢,她虽不是一个爱面子的,爱攀比的人,但儿媳这般受欢迎,作为婆婆她有种与有荣焉的骄傲感。
她也巴不得媳妇能常在家,可想起刚刚小夫妻跟她交代的话,她不得不给正正在兴头上的杨部长泼一泼冷水。
“她打算进小二的部队,跟他一起并肩作战,往后怕是没多少时间。刚刚两夫妻还跟我说,日后孩子的事情,就靠我们了,还说了很多教育孩子的事情。亲家想要多叫她回家,估计还真难。”
两夫妻的打算,无论权家、苏家还是穆家,都是早就知道的。只是,大家心里一致以为起码生完孩子,不说三年好歹也得两年,没想到这会儿孩子都还没半岁,两夫妻就着急做这个打算。
杨部长作为娘家人,觉得自己有必要适当表示一下自己的态度,“这是不是太着急了点?”特种部队忙起来一年指不定连一次假期都没有,孩子还这般小,父母都不在身边,杨部长觉得不妥。
“这点他们做了考虑,两夫妻都说纤芊先做后勤,假期的事情就算一个月不能休一次,两个月休一次总没问题。用纤芊的话说,以其在京城这边锚点上班,还不如趁机相熟悉基地,在那里各种训练也更能跟得上。”
别看在座的是一屋子女人,但大家都是有见识的人,也明白这样的安排最好。之前负责给她做产后恢复检查的马秀芳,这时也开口,“部队的事情我不大懂,但闺女若还想上一线,的确早点回部队,早点正常训练的好。”
哪怕她没见识,从各类特种兵电视,也清楚特种兵,每天过的都是刀口上的生活。身体素质,各项机能,都是顺利执行任务的保障。
“之前我在给她做孕后检查时,就发现她的恢复能力,不下于二十岁出头的小姑娘。这跟她长期的锻炼分不开,另一方面她的新陈代谢要比普通人好上很多倍。我不知道这是她天生的优点,还是后天的锻炼形成的,总之她的身体机能,是我见过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