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是“死不晓得脚直”。
然而,天命难违,陈腐老头七十三岁那一年,一日,他的家人带他去医院检查,结果石破天惊!这只“苦鸭”已得了不治之症。医生断定:
“不出×月。”
陈腐老头在医院住了两个月,人已瘦得如一具骷髅,他要求出院。此时,他的身体已糟糕得下不了床。然而,他同时还兼管着“老年会”所属的厨具,一遇红白喜事,办理廿三十桌的酒水,就会有人来借碗筷。
一天,有人来还碗筷,无奈,陈腐老头只好叫文曲前去帮忙。陈腐老头死到临头,还念念不忘自己的“工作”。他忍着巨痛,嘱咐文曲:
“尤其是调羹,验收时,一定得一个一个摸过,看看有无叉纹。”
文曲心中暗忖:
“我才懒得一个一个仔细摸呢。不管好的坏的,我是一古脑儿,全盘照收。”
陈腐老头还在嘱咐:
“有破损的话,得让他们照价赔偿”。
文曲心中暗忖:
“我一个都不要他们赔偿”。
公元二0××年,陈腐老头,这只“苦鸭”,在他“退休”×年之后,终于老死牖下,命赴黄泉。终年,七十四岁。呜呼哀哉。
宽慢
何谓“宽慢”?
——客套话,常用于宾客与主人分手之前。意谓“放宽心,且慢行”。犹言“再见”。
“好。我走了。”
“宽慢。”
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客套话,有时,弄得不好,也会出笑话。
有一回,百花所在的服装厂的一位女同事,携丈夫上百花家来,意欲向百花这个当“组长”的请一个月的长假。因为,是有求于人,来时,还买了一箱“蒙牛酸酸乳”,一箱红牛饮料。他们在一起谈了一会儿话,百花也批准了她的请假手续。分手的时候,文曲已向他们道了“宽慢”。百花也客套说:
“你们来一趟,也不容易,还带什么礼物呢?把这两箱礼物带回你们自己的家里去吧!”
百花那位女同事的丈夫,人已然跨在轻骑上,且已发动了摩托。显然,他也是个实诚人,且不善言词。一句客套话,因为,说的遍数多了,慢慢慢慢居然就说反了。他起先还客气说:
“带回去,总是不行的。这只是我们的一点小小的心意。”
百花说:
“最好能给我带走。”
俗话说:言多必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