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熹听她的,把黑布蒙在眼上,于脑后扎了一个蝴蝶结,如此再视物,虽不甚清楚,但也不会刺痛了。
“哇!真的好了!”人民群众的智慧果然非同小可,楚熹惊叹着,看向那妇人“这布条你还有多少?”
“不过是黑麻布,最不值钱的玩意,少城主要多少有多少。”
“仇阳,你找人去同这大娘弄一些布条,给地道里的城卫人手分一个。”
“我会办妥的,城主府的马车在那边等着呢,少城主快回去歇着吧。”
哪能歇着啊,忙完地底下,还得忙地面上。
外面打仗归打仗,百姓们还是要过节的,要过节就免不得买酒买菜,给一家老小添置新衣,商人要赚钱,总克制不住自己,动辄哄抬物价,粮米店,绸缎庄,乃至当铺,都得加强监管,而这也仅仅是其中一宗,最微不足道的。
临近年关,诸事猬集,老二独自承担,着实心有余而力不足,连老四老五两个小的都被他拖去帮忙了,还理不顺当,老爹和楚熹得空就要搭一把手。
对老二而言,最大的难题是年底查账,楚家商铺遍及辉瑜十二州,每年利润十分惊人,世道越乱账目越要查的仔细。
赶上楚熹数学不错,正能替他解决了这个难题。
老二每日眼巴巴的派人在地道出口这等着,楚熹一露面,账本马上递过来。
“这么多!”
“二少爷说了。”车夫憨笑着道“少城主抽空看一眼就行,不必太勉强。”
楚熹长叹了口气,钻进马车,坐到那一堆账本上“走吧。”
老爹把生意做这么大,账本自是编排的非常细致,楚熹手里这一本乃是沂都瓷器铺上半年的营收,哪一天,进库多少,卖出多少,剩余多少,收入多少,支出多少,是否有额外的开销,每一笔都极为明了。
饶是这般明了,也有不少年底做假账敷衍的。
楚熹不过随手翻了两页,就瞧见一条格外离谱的账目,皱着眉用朱笔圈上,等老二之后核对。
回到府中,楚熹依然是账本不离手,边走边拿笔画圈圈。
忽撞上一个人。
抬起头,竟是多日未见的祝宜年。
楚熹忙退后两步,恭恭敬敬道“先生。”
祝宜年看着自己胸口被朱笔戳出的一朵墨痕,又看向那从头到脚没一处干净的楚熹“少城主这是在做什么。”
“查,查账。”
“……”
楚熹从祝宜年的眉宇间察觉出他的不满,小心翼翼地问“学生有哪里做得不对?还请先生指点。”
祝宜年是有话要对她说,可不好在这说。
今天日头虽然很足,但风却不小,楚熹在地道中摸爬滚打一整日,又要站在风口里听他教诲。
祝宜年自己都觉得自己很惹人厌。
他对楚熹没有任何邪念,只是不想楚熹厌烦他。
“你随我来。”
“嗯……”
前院有一间雅房,专供宾客净手小憩,安阳府一年到头没几个宾客上门,这雅房却没有荒废,有时老爹召人来府中议事,有些比较私密的话便会在此处说。
祝家乃京都八大权贵世家之一,祝宜年又是这一辈当中最出类拔萃的,便是寄人篱下,也没有半点寄人篱下的拘谨,使唤下人比楚熹还自然,甚至给楚熹一种她才是客人的错觉。
“去打盆热水来。”
“是。”
老爹和楚熹对祝宜年的态度,决定了府中仆婢对祝宜年的态度,婢女礼数周全的应了一声,方才退出去打热水。
祝宜年盯着楚熹“坐吧。”